婚姻家庭

中印打的起来吗(2)

wanziliang 坐标: 161441 目录:/zhong/
印军越境进入中国已将近两个月,印度究竟想要干什么?这背后或许暗藏着一个惊天大阴谋,印度真正瞄准的目标竟是我国境内雅鲁藏布江上的大坝。1962 年对印反击,在藏南具体推进到哪里。我军似乎也是看形势临时做的决定,同样明显缺乏事先规划。在反击战的第一阶段,我方经过克朗节大胜,解放了达旺盆地,此时我方希望就此停火和印方谈判,但尼赫鲁不甘心失败,继续增兵,妄图复仇。结果我军又突破达旺河和西山口,直扑邦迪拉和瓦弄,取得瓦弄大捷,距离传统习惯线只有 20 公里,再迅速撤兵。可见我军对突破西山口,进展如此顺利,也估计不足,最终迅速退回,藏南得而复失。

中印打的起来吗

1962 对印反击战1979 年 2 月的对越自卫反击战,这次我军对战役的最终推进线,终于有了提前的规划。从战后解密的资料可知,我军的进军目标,就是拿下高平、谅山,再做出准备大举南下,威慑河内的战略态势即可。具体进攻的推进线,就在谅山市内南北分隔的奇穷河。我军最终打过了奇穷河六公里纵深,只是打的宣传战,给越南更深的教训而已。

但是,79 年战争后,我方没有控制占领的对方领土,迅速撤回国内,这造成越南方面 " 打蛇随杆上 ",导致 80 年代拖延数年,伤亡不小的 " 两山轮战 "。两山轮战,争夺的是一些山头骑线点,战场狭窄,大兵团施展不开,后续的伤亡和代价都不小,而且长期拖延,导致师老兵疲,总之是对战争善后估计不足,这又是一个教训。总结我国前三次大规模运动战的经验教训,结合现代化局部战争的新战法。笔者认为,我方一旦对印大规模动武,开始前一定要有各战略方向,推进线的体现规划和选择。

推进停止线,最好是一条比较宽阔的河流,这样可以天然阻断敌人陆地装甲力量的反扑意图,防止步兵继续短兵相接。而且可以避免战后再出现 " 两山轮战 " 那种旷日持久的山地军事摩擦。因为宽阔河流,双方步兵和重装备都难以逾越,最多只能通过远程炮战和或者空战来继续互相骚扰,而这方面,我们有绝对优势,可以迅速打垮印方的后续挑衅。

中印打的起来吗

中印边境冲突本次洞朗对峙,本身也是边界山地骑线点不明(当然是印军故意装糊涂),而造成的摩擦,若双方是隔河对峙,就不会有以上问题。中印边境的东段和中段,天然具备大量的这样的河流对峙条件,西段也可有多种推进线选择,笔者在此分别介绍:1,东段:目前中印双方的东段实际控制线,基本就是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一旦新的战争打响,我军再次突破麦克马洪线,解放整个藏南,是不需要任何怀疑的。由于受到地形条件的限制,我军的进攻,仍然是以达旺和下察隅两个方向为重点突破,达旺仍然是主攻方向。我军一定要攻击到传统习惯线,这个推进幅度已经超出 1962 年的最远推进距离。

这里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必须现在澄清!就是所谓的 " 中印传统习惯线 ",到底是如何划的,也从来没有一个正式的文件和条约。当代的中方出版的地图,是划在了布拉马普特拉河北岸平原和藏南山地森林的天然分界线上。还有一种划法,在 1987 年,中印桑多河谷冲突期间的新闻联播里广播过,笔者还记得是邢质斌播报的:中印传统习惯线,应该沿着布拉马普特拉河(北岸水线)划定。这两者的区别,可就大了去了!

中印打的起来吗

中印传统习惯线分布图因为所谓 " 山脚森林线 " 和 " 河北水岸线 " 之间,还有一个南北宽度在 20 公里到 40 公里之间,东西长度高达 420 公里的肥沃河谷平原地带,这里可有数百万常驻人口!若我们推进到 " 山脚森林线 " 就停止,那么将在未来面对一个正面宽度 400 公里以上,纵深在 40 公里的印军反击地带!我方在新占领的宽大山脚正面,不可能处处设防来守卫,因为藏南的大部分茂密的原始森林里,根本没有道路,即使要勉强防守,弹和后勤根本就跟不上!而且还会再次出现 " 两山轮战 " 和洞朗对峙一样,双方战线只隔两米,口对口的尴尬局面!我方弹、补给跟不上,而印军后面是几十里的大平原,鱼米之乡。这种状况,会造成我方打下来也守不住!

其实我们不妨换一下思路,若不被地图上的 " 山脚森林线 " 束缚住手脚,而是乘胜直接推进到大河的北岸,那么对今后的防守,将变的易如反掌——我方是猛虎下山,而在河北岸防守的印军,是背水作战,心理极其容易崩溃!其实早在 1962 年,我军取得瓦弄大捷以后,印度方面已经准备完全放弃大河以北的所有地区,甚至当地的印度银行,在渡河南逃期间,居然把所有沉重的银币都倾倒到了布拉马普特拉河里,据说有几百万卢比!以至于当地穷人,几十年来,不断的在这段河谷里 " 寻宝 "。由此可见,我军一旦向南突破,一定要打下全部大河北岸,千万不要被地图所束缚。

中印打的起来吗

中印战争关键一战 --- 瓦弄大捷完全占领北岸的好处很多:这样可以彻底打消印度方面反扑的可能。因为布河的河谷宽度达到了 15 公里左右,整个 400 多公里长的河段,几乎没有一座现代化桥梁。以印军现在的工兵能力,败退到南岸后,再想渡河反击,将比登天还难!15 公里的宽度,加上两岸边的沼泽地带,宽度可以接近 25 公里,这个宽度,已经超过了印军大多数榴弹炮的最大射程。也就是说,即使印军南逃后,不甘心失败,再发动对北岸我军的火力偷袭,由于距离过大,对我军的影响将相当有限。相反我军靠世界第一的火箭炮和大炮的超级射程、先进的空中侦查能力,可以对印军的冷炮阵地,进行拔点作战,打上几回合,印军绝对不敢再造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