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找到第在步入音乐圈的道路上,邵夷贝和程璧都有着相似的经历。大学以前,她们按部就班地学习,顺利通过高考,进入北大,那时候的她们还跟大多数人一样,幻想着以后有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 毕业后的她们,一个去做新闻媒体,一个去无印良品做设计,然而就在初入社会的岔路口,她们各自都找到了新的人生落脚点——音乐。
邵夷贝因《大龄文艺女青年》而火的时候,她才刚学 3 个月的吉他,尽管音乐水平不够专业,但这并不能妨碍她继续自己的音乐道路。乐器不好就去学,只要用心,音乐的门槛并不高。 程璧过去也没有接触过任何音乐基础训练,虽然喜欢唱歌,但没有对一个乐器很深入。直到研二的时候,她以交换生身份去往日本,在那里她发现原来只需要一把吉他也可以出专辑。 第二天,程璧就买了一把吉他,研究起简单的和弦。回国后,她加入了北大吉他协会,于是有了第一首原创作品《晴日共剪窗》。


也许曾经有很多人质疑她们的选择,不理解她们的决定,尤其是作为北大出来的高材生,似乎去一家好的公司拿着铁饭碗,才是名正言顺的事。但她们不这么认为,她们骨子里都有一股倔强,那就是要做自己喜欢的事。 邵夷贝曾说:" 文凭其实不是那么有用,互联网时代真的是靠能力说话的,只要有才华,无论怎样你都能浮出来。但是大学最大的好处是,认识了一些共同爱好的朋友,我们都是奋斗过高考,有同样的喜好,成为了一生的朋友。" 有勇气改变生活轨道的人,都是英雄,看似文静的女子,内心有着意想不到的强大。 静若程璧,动如邵夷贝,民谣圈若是少了这两位北大才女,该错过多少精彩! 莉莉安身边也有一位朋友,放弃体制内的工作,一心扑在独立纪录片的创作中,在圈子里大家都叫他疯子,虽然在一般人眼中,他过得挺苦逼,但与他相处后就会发现,他过得比我们都富足,都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