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标点符号大全解释
一、标点符号使用大全
省略号〔……〕: 它的主要用法有:(1)表示文中的省略部分。
(2)表示思维的进行或跳跃。(3)表示话语的断续。
(4)表示心情的矛盾。(5)省略号的前面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时,一般可直接用,如:A.“汪老师……”B.“汪老师,您是……”(6)省略号的前面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时,一般要先在句末注上标点符号,后用省略号,如:A.“学校已放学了。
……”B.“今天,阳光灿烂。……”(7)省略号的后面一般除了可用引号外,不再用别的标点符号。
(8)用省略号表示省略时,如果用了省略号,一般不要再用“等”、“等等”;反之,用了“等”、“等等”,就不要再用省略号。(9)省略号还可以表示语断意留。
(10)省略号又可以表示语音含蓄或状态延续、声音的断续或延长、声音被打断等。 括号〔()〕: 一般多用来表示文中的注释或补充。
如:A.朱熹,字元晦,南宋徽州婺源人(现在江西省婺源县人)。B.结果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鲁迅全集》第二卷《朝花夕拾》,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破折号〔-〕: 的主要用法有(1)表示意思转换或递进;(2)表示对前文的解释和说明;(3)表示中断或插说;(4)表示语言停顿;(5)表示提示下文;(6)表示声音的延长。 顿号〔、〕: 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顿号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小,一般用来隔开并列的词或者并列短语。并列的词之间用了“和”、“或”之类连词,就不再使用顿号。
顿号与“和”的作用是一致的。多个词语并列先用顿号,最后一个用“和”。
如果并列词语结合得很紧,没有必要在行文中用停顿来突出它,则可以不加顿号。并列词语中又有并列词语时,大并列用逗号,小并列用顿号。
顿号运用方面常见错误如: 张三,李四,赵五经常到阅览室学习。(两个逗号应改为顿号) 市一中学的校长、主任、第三中学的校长、主任都来开会了。
(此句混淆了并列词语的大小层次。第二个顿号应改为逗号。)
亚马逊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此句用了“和”,前面的顿号应该删去。)
逗号〔,〕: 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其主要用法有: a.用在较长的主语后面。
如:这个演员表上排列在最后一名的小角色, 却赢得了观众最热烈的掌声。 b.用在需要强调的简短主语后面。
如:北京,祖国的首都。 c.用在句首状语的 后面。
如:在一个明媚的早晨,他登上了去石家庄的列车。 d.用在较长的宾语前边。
如:我不得不承认,他的实力比我强得多。 e.用在插入语前后。
如:我来北京,往少里说也有十几次了。 f.某些句中关联词后面有时也用逗号。
这往往是出于强调的需要,一般民政部下是不必停顿的。如:劳动很艰苦,可是,我们根本不怕。
g.用在复句内部的分句间。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些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h.用在次序语后面。如:第一,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必须加劲干; 第二,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
i.用在倒装句中间。如:多么美丽,这一朵朵鲜花。
分号〔;〕: 表示一句话里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只有一重关系的复句,分句间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
如果分句内部已用了逗号,分号之间必须用分号。如:白天,战士们坚守着已得的阵地;夜里, 战士们向敌人发起新的攻击。
在多重复句内, 并列分句之间必用分号。如:依照客观规律去办事,国民经济就能够均衡地、顺利地发展;违反这些原则,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就快不起来。
并列的分句出于分清结构和突出名单的需要, 即使分句内部没有逗号,分句之间也可用分号。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分界处也用分号。
如: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也用分号。
冒号〔:〕: 用在提示语后面,表示提起下文或总结上文。运用冒号时要注意其提示范围。
冒号提示的内容的末尾用句号。如果一个句号前的内容不全是冒号提示的,则这个冒号用得不正确。
如:这种惊人产事实证明:人如果老想着钱, 看不到敌人的腐蚀进攻,就会走入歧途,可见这些事实是可以作为活教材的。(句中冒号只提示到了"歧途",不包括后边,所以用错了。
应把"歧途"后面的逗号改为句号。) 没有特别提示的必要就不要用冒号。
如:他表示:一定要来参加会议。(冒号应该删去) 比赛的结果出人预料:老年队竟打败了青年队。
(冒号应该改为逗号) 在句子万分内部,不能用冒号。如:老师说了一声:“下课!”就走了。
(句中不能用冒号,应删去。) “某某说”、“某某想”等后边常用冒号。
但有时不想强调提示语,或不直接引述别人的话,则不用冒号而用逗号。 如果“某某说”是在所有引文的后边,“说”后用句号。
引号〔“”〕: 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引号有双引号和单引号两种。
一般用双引号,引文内还有引文,就用单引号。双引号和单引号反复使用。
直接引用别人的话,用引号;间接引用别人的话,不用引号。连续引用几个文段时,每段开头都要用前引号,只在最后一段用后引号。
引号的作用主要有: a.表示引语 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特殊含义。
二、常用标点符号
常用的标点符号有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
现将其主要用法及应注意事项陈述如下: 首先介绍三种句末点号:句号、逗号和问号。 一 句号 1、用于陈述句末尾。
如:(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用在语气舒缓的祈使句后。
如:(2)我们回去吧。 3、用在复句的后面。
如:(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墓年,壮心不已。 ● 注意:复句中分句间可用逗号或分号,句中分句后不用句号,只有句末分句后用句号。
4、用在省略句后。 如:(4)你叫什么名字? 李美。
(句中“李美”是“我叫李美”的省略) 5、用在无主句的后面。如:(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6、用在独词句后。如:(6)好。
(在特定情境下,一“好”字表示大家都明白的完整意思。) ● 注意:作品、书信、文件、等后面注明时间、地点、署名等文字之后可用可不用。
二、问号 1、用在特指问句后。如:(7)你今年多大了? 2、用在反问句后。
如:(8)为什么我们不能刻苦一点呢? ● 提示:反问句若语气缓和,末尾可用句号;若语气重可用感叹号。如:(9)国家主席可以活活被整死;堂堂大元帅受辱骂;……这哪里还有什么尊重可言! 3、用在设问句后。
如:(10)我们能让你计划实现吗?不会的。 4、用在选择问句中。
如:(11)我们是革命呢,还是要现大洋? (12)你到底是去,还是不去? ●提示:在选择疑问句中,若该句为复句,一般只在句末用问号;若分句较长,或者为加强语气,各分句后也可用问号。 5、用在表疑问的独词句后。
如:(13)我?不可能吧。 ●提示:若疑问句为倒装句,问号应放在句末。
如:(14)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你的车?(若说成:“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你的车。”则错误。)
6、句子中对某词语有疑问或生卒年月不详时用问号,疑问句构成的标题后面也用问号。 如:(15)中国现今文坛(?)的状况,实在不佳…… (16) 曹邺(816--?),桂林人。
●特别提示: 句号、问号均表示句末停顿。句号用于陈述句末尾,问号用于疑问句末尾。
有些句中虽有疑问词,但全句并不是疑问句,句末只能用句号,不能用问号。 例如:(17)……最后应求出铜块的体积是多少? (18) 面对千姿百态、纷繁芜杂的期刊世界,有哪位期刊编辑不想通过期刊版面设计为刊物分朱布白、添花增色呢? (19)关于什么是智力?国内外争论多年也没有定论。
(17)(18)(19)三句都是非疑问句,(17)(18)句中问号均应改为句号,(19)句中的问号应改为逗号。 三、感叹号 ●特别提示: 1、在表感叹或祈使语气的主谓倒装句中,感叹号要放在句末。
如:(20) 多么雄伟壮观啊 ,万里长城! 2、句前有叹词,后是感叹句,叹号放在句末。 如:(21)啊,这儿多么美丽! 下面介绍句中点号的用法。
句中点号包括逗号、分号、顿号、和冒号四种。 一 、逗号 提示: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
二、顿号 用于句中并列的词、词组之间较小的停顿。 如:(22) 邓颖超的品德、人格、风范为中华民族树立了一座精神丰碑。
(23) 从1918年起,鲁迅陆续发表了《狂人日记》、《药》、《祝福》等短篇小说。 ● 特别提示:以下九种情况不用顿号。
1、不定数的两个数字间不用顿号。 如:(24)你的年龄大概是十六七岁。
(不能写成“十六、七岁”) ●【注意】相邻的两个数字而非约数之间要用顿号。 如:(25)三年级四、五的学生。
(26) 战斗在一、二的工人。 2、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啦”、“呀”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如:(26)他退休后生活很丰富,遛遛鸟呀,打打麻将呀,听听戏呀。 3、标题中有并列词语时中间不用顿号,可在并列词语之间空一格。
4、并列的词组比较长、停顿较大的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27)情况的了解,任务的确定,兵力的部署,军事和政治教育的实施,给养的筹划,武装的整理等等,都要包括在领导的工作之中。
5、并列成分做补语且需要强调时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28)那种叫“水晶”的,〈长得长长的,绿绿的,晶莹剔透〉,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的。
6、并列成分做状语,并列成分是介宾短语,它们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29)他们[在朦胧的夜色中,在大青树下,在纺车旁边,用传统的诗一般的语言]倾吐着彼此的爱慕和理想。
●【注意】并列成分若都是单个词语或成语则用顿号。 如:(30)我们应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消灭大国主义。
7、并列成分做谓语时,若并列成分是主谓短语,它们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31)她衣服新潮,头发齐耳根长,走起路来风风火火,讲起话来大声大气。
●【注意】并列成分做谓语时,若共带一个宾语,并列词间用顿号 如:(32)今年我公司研制、推出了两款新车。 8、并列的词或词组作复指成分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如:(33)老槐树下有两辈人:一个“老”字辈,一个“小”辈。 ●【注意】如并列词或词组简单,它们之间则用顿号。
如:(34)抗战、团结、进步,这是共产党的三大方针。 9、并列结构内部又包。
三、常用的标点符号包括哪些种类
常用的标点符号共有16种,分为两大类:点号和 标号。
(一)点号。点号有七种,包括句号(。)
、问号(?)、叹号(!)、逗号 (,)、顿号(、)、分号(;)和冒号(:)。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语句的停顿、结构关系和语 气。
按照使用的不同位置,点号可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1.句末点号。
.句末点号包括句号、问号和叹夸三种,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 一个较大的停顿。_2.句内点号。
句内点号包括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四种,表示句内的停 顿和结构关系。(—)标"*5"〇标号省九种,包括引号(“ ”)、括号(())、破折号 (——)、省略号…书名号(《.》)、着重号()、连接号 (―)、间隔号()和专名号(___),标明语句的性质和 作用。
四、常见的标点符号有哪些
4.1 句号 4.1.1 句号的形式为“。”
。句号还有一种形式,即一个小圆点“.”,一般在科技文献中使用。
4.1.2 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例如: a)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b)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c)亚洲地域广阔,跨寒、温、热三带,又因各地地形和距离海洋远近不同,气候复杂多样。
4.1.3 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例如:请您稍等一下。
4.2 问号 4.2.1 问号的形式为“?”。 4.2.2 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用问号。
例如: a)你见过金丝猴吗? b)他叫什么名字? c)去好呢,还是不去好? 4.2.3 反问句的末尾,也用问号。例如: a)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 b)你怎么能这么说呢? 4.3 叹号 4.3.1 叹号的形式为“!”。
4.3.2 感叹句末尾的停顿,用叹号。例如: a)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b)我多么想看看他老人家呀! 4.3.3 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叹号。
例如: a)你给我出去! b)停止射击! 4.3.4 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也用叹号。例如: 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4.4 逗号 4.4.1 逗号的形式为“,”。
4.4.2 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 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4.4.3 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 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4.4.4 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 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4.5 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例如: 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4.5 顿号 4.5.1 顿号的形式为“、”。 4.5.2 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
例如: a)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b)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4.6 分号 4.6.1 分号的形式为“;”。 4.6.2 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
例如: a)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b)在长江上游,瞿塘峡像一道闸门,峡口险阻;巫峡像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每一曲,每一折,都像一幅绝好的风景画,神奇而秀美;西陵峡水势险恶,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
4.6.3 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例如: 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4.6.4 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也可以用分号。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洲、县、自治县、市; (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4.7 冒号 4.7.1 冒号的形式为“:”。 4.7.2 用在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例如: 同志们,朋友们: 现在开会了。
。 4.7.3 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例如: 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4.7.4 用在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例如: 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4.7.5 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例如: 外文图书展销会 日期:10月20日至11月10日 时间:上午8时至下午4时 地点:北京朝阳区工体东路16号 主办单位: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 4.7.6 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也可以用冒号,以总结上文。
例如: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4.8 引号 4.8.1 引号的形式为双引号““””和单引号 “‘ ”。
4.8.2 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用引号标示。例如: a)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b)“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c)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 机”。
4.8.3 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用引号标示。例如: 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
“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4.8.4 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也用引号标示。
例如: a)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b)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4.8.5 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例如: 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是什么意思?” 4.9 括号 4.9.1 括号常用的形式是圆括号“( )”。
此外还有方括号“〔 〕”、六角号“〔 〕”和方头括号“【 】”。 4.9.2 行文中注释性的文字,用括号标明。
注释句子里某些词语的,括注紧贴在被注释词语之后;注释整个句子的,括注放在句末标点之后。例如: a)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b)写研。
- 张大千擅长:下列哪一位著名画家擅长画虎A、张
- 中通400客服电话
- 怎么换身份证上的照片
- 专硕和学硕代码
- 中国法律还有死刑吗
- 在六点半用英语怎么说
- 主任医师是什么级别
- 知困下一句:人心齐泰山移人心散请问下一句是什么
- 怎么缩小电脑桌面图标
- 专业技术岗位: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如何转专业技术岗位
- 天龙八部中逍遥派
- 苹果平板忘记id及密码怎么办
- 可可以加什么偏旁
- 什么夺目成语四字词语
- 蛋挞底皮酥脆的诀窍
- 中国联通电话号码客服电话是
- 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歌曲
- 顺丰有单号查不到物流
- iphone设置短信中心号码失败
- oppo自动开关机在哪里设置
- 灭楚之战有多惨
- 迂回什么折成语
- 案件到法院多久能开庭
- 武汉人流俱佳都巿
- 春雨绵绵的意思
- b的大写字母怎么写
- 物什么什么什么成语
- 现任国家副主席都有谁
- 打印表格怎么铺满a4纸
- 一什么玻璃填量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