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冈村宁次: 冈村宁次军刀的下落之谜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中,一把二次大战中日本陆军中国派遣军司令冈村宁次的佩刀引起众人关注。今年是日本投降 72 周年。1945 年 9 月 9 日 9 时,在南京日本受降仪式上冈村宁次安排小林浅三郎将日本投降书递交何应钦。这一历史性时刻标志着长达 14 年的抗日战争结束了,不过仪式上却有一个小小的遗憾:原本冈村宁次应该将佩刀亲手递给何应钦以示投降,但是这实际上并没有发生。

在受降仪式前双方曾经私下接触,为了避免让自己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老学长冈村宁次在全世界面前难堪,何应钦将献刀仪式安排在受降仪式前私下进行,冈村宁次将佩刀献给何应钦 , 小林浅三郎(中国派遣军总参谋长)佩刀献萧毅肃(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参谋长),今井野夫(中国派遣军副总参谋)佩刀献冷欣(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副总参谋长)。
随后何应钦安排飞机将佩刀和日军投降的降书一同送给了远在重庆的蒋介石,由此可以肯定的是冈村宁次的佩刀最后被送给了蒋介石。

不过这之后冈村宁次佩刀的命运就发生了一些变化,1949 年解放军冲入南京总统府,解放军在总统府蒋介石官邸中缴获了一个盒子,上刻有 " 日本投降代表日军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大将呈缴自佩战刀一把,谨呈委员长蒋,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中华民国卅四年九月九日于南京 ",随后 1959 年军事博物馆成立后,该把军刀作为馆藏重要文物展出。
从盒上所刻文字可以认定,何应钦转交给蒋介石军刀一事确有发生,不过盒中的军刀却是一柄 94 式佐官军刀。

94 式尉官军刀和佐官以及将官军刀大体上相近,但是三者在形制上略有不同。将官用刀在刀身和刀鞘刀穗上使用了茶色和金色,佐官为红色和茶色,尉官为茶色和绀青色。在军博展出的佩刀刀鞘呈红色和茶色,可以认定为 94 式佐官用刀。1932 年就已经升为陆军少将的冈村宁次理应佩戴一柄将官用军刀而不是一柄佐官用刀。

对此刀台湾学者颇有微词,认为是赝品。主要理由有二:第一,台湾已有一口冈村宁次受降时缴出的军刀,他总不能缴了两口;第二,以冈村宁次的年资身份,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他应该佩戴的是一口九八式军刀,而不是九四式。那么在台湾收藏的冈村宁次军刀又是什么样子呢?

「冈村宁次五狮刀」被台湾文化部文化资产局列入「重要文物」,出自「总统府侍卫室」台湾文化部文化资产局说明此刀:
1. 民国 34 年中日战争结束,日本无条件投降,于南京举行受降典礼,时任日本驻华派遣军总司令的冈村宁次大将,代表日本政府签署降书,佩刀由何应钦将军接收。为军事史(二战)上重要史料文物,具重要历史事迹及历史意义。
2. 此刀为手工锻造,刀柄刀身共刻有 5 头狮子,雕工精美。
3. 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及重要历史文化价值。台北展出的冈村宁次军刀这更是滑天下之大稽。明明是一款仿西式的军刀,却被误认为冈村宁次的佩刀。1934 年在荒木陆军大臣、柳川陆军次官、山冈军务局长等皇道派头面人物的倡导下,日军废弃华而不实的 32 式仿西方式军刀,一律改佩日本式的军刀。1934 年 8 月,日本海陆军全部 佩带 94 式军刀。时任日本陆军少将的冈村宁次佩刀此时应该为 94 式将官佩刀,而台北展出这款佩刀,不仅样式不符合,而且全身镶金与冈村陆军少将的级别不符。
既然台湾和大陆展出的冈村宁次军刀均为赝品,那么正品又在哪里呢?我们先从冈村在日本投降后的轨迹进行分析,1945 年 9 月 12 日至 1948 年 3 月底 冈村先后以 " 中国战区日本官兵善后总联络部长官 " 和 " 联络班长 " 等名义,被中国政府软禁在南京,除协助遣返日军、日侨外,还充当国民军事当局的秘密军事顾问。1948 年 3 月底 被解往上海候审。1948 年 8 月中旬 被正式送进上海战犯狱,但不久以 " 保外就医 " 名义被视居住于上海黄渡路秘密住所。1949 年 2 月 被国民军事法庭审判为 " 无罪释放 ",旋即返回国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