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岗仁波齐: 岗仁波齐:我为何敢低点重仓吉利?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闲暇常回顾,此举定吉利。(我是这么想的,希望如愿吧) 关于吉利,在雪球上抄了很多作业,推己及人,也应该分享一下自己的思路过程,好让别人从中得到点经验教训。雪球的基石就是分享,我吃过的亏,别人能不吃就别吃了。失败乃成功之母的正解,是 " 别人的失败经验是我的成功之母 "。前人的经验教训能让理性的人少走很多弯路,不信邪的聪明人不在此列。
一向不喜欢谈自己重仓持有的标的,因为结论无非两个,正或反。无论哪个都会让我有既定立场,这不是逼我站边吗?万一成为旗帜,买卖都一大堆人出来叫喊,会不会死的比窦娥还冤?先打个招呼,我是随时准备买卖吉利的,特别是清仓,一秒钟都不用想,千万别跟。我更加不知道吉利未来股价会怎样,知道的话我自己先操作了,不会告诉你的。
我觉得,雪球上 90% 以上都是无效交流,而且,最有用的信息往往是是碎片化的片言只语,长篇大论的干货雄文很少是有用的。印象中我好像从来没有 $ 过吉利,原因并不是我不想抢贵价货,而是我想保持独立思考,很多人在回复中问的问题是超出我能力的。以前见识过人多势众的长城长安粉丝们拉帮结伙互相吹捧,在 25 元时还敢鼓励别买入,说是会涨到 30 元。为了 20% 的期望收益而介入一只涨了十倍的个股,对这种事情,我那点剩余智商虽然极低,但也足够判断了。以前长城粉丝教育我,长城销量会因为 H8 而翻倍,三千亿不成问题,五千亿大概率,我善意提点反面意见还被痛骂,祝他们 2017 新年快乐。后来我清仓长安时没人教育我了,那时股市气势如虹突破五千点,估计汽车粉丝们都懒得教育我这种跟钱过不去的傻逼。尝到了甜头,以后都不去和任何股票的粉丝交流了。爱,总是让人失去理智,不管爱的是什么。
2016 年春节后的 2 月 19 日,曾经打了个记号,就是下面这个截图,该文没有标题,所以没有链接地址(这是雪球的一个 bug 吧?),想了解的朋友可以搜索关键字 " 打个记号 ",我关于吉利的有用言论,基本都在该文回复中。那时已经开始买了点,不过还没有重仓,重仓是因为一天之后看到的一则简短新闻。

我曾经在汽车行业很多年,但我知道投资理解和是否业内一毛钱关系也没有,因此一直对汽车股慎言,怕被别人捧杀。别人研究汽车股是车企主打车型的各种配置、质量、价格、产销数据、竞争对手等等,我却对这些不感冒,看完就算。但我承认对一款车的配置是否合理和市场定位判断,确实是和自己累积的知识有关,但肯定和投资决策无关。好车不一定好卖这个道理很难解释。几年前长城 H6 上市前,没什么人研究,大部分都认为和比亚迪当时刚上市的 S6 没法竞争,我记录中却认为 H6 一定大卖,第二年会至少为长城增厚超过两成的净利(这事博客 N 年前有记录)。H6 上市那时国内乘用车市场并不好,大部分厂家都开工不足,比亚迪经历了 F3 辉煌后疯狂扩张却后继无力,当时甚至是在大规模裁员。我看到关于长城最有效的信息,很短,百来字左右,在某求职网站上一则大规模招工的信息。当时是国内乘用车厂商唯一在扩张的车企。这和研究一家公司,最想知道的经常是用电量、员工增减、食堂饭菜供应量、门口小卖部生意这些,而不是订单和销售额,一个道理。
让我对吉利全力出击的原因,同样是一则很短的信息。全文如下:" 欧洲中部时间 18 日上午 9 点,慕尼黑,中国媒体冰雪试驾沃尔沃 XC90 产品说明会上,沃尔沃中国公共关系副总裁宁述勇告诉记者:在吉利集团控股下的沃尔沃今天宣布:沃尔沃汽车集团 2015 年盈利翻三倍,达 66 亿瑞典克朗(约合
7.02 亿欧元),较 2014 年
21.28 亿瑞典克朗(约合
2.26 亿欧元),同比增速超过 300%。同时,沃尔沃汽车集团 2015 年全年销量达到了创纪录的 503127 辆,这是沃尔沃创立 89 年以来首次突破 50 万销量大关。截至 2015 年底,全新 XC90 收到超过 88000 份订单,市场供不应求,生产全新 XC90 的瑞典图什兰达工厂完全是在三班倒。" 这则短讯一句话可以形容:富豪(国内叫沃尔沃)满血复活了,而且创下了历史最佳成绩。
这算不算是对汽车行业的了解?我不觉得是。以前我说过,对信息的收集整理不重要,对关键信息的解读能力才重要。我转发这则信息的时候,不少人认为我懵了,因为上市的吉利汽车内并不包含富豪(沃尔沃)。我不知道富豪具体车型什么配置什么性能,没有开过吉利被中央采购的博瑞,也没去深入了解吉利当时的车好不好。我不在乎这些信息。正如当年我研究东阿阿胶不纠结驴皮一样,只要有需求,供给从来都不是问题,决定性的不是这些因素。对富豪的这段简短新闻,我当时有一段话评论:" 吉利买富豪时是富豪最差的日子,那时我觉得富豪有可能会和绅宝一样没落。结果,现在富豪非但没有没落,销量还创历史佳绩,车型屡获大奖,品牌重新响亮起来,已经不是几年前垂死挣扎的光景了。富豪如果重新崛起,最受益的是吉利,有望扭转廉价低质的形象。车型平台技术等的受益尚在其次。"
在我眼里,吉利最重要的是品牌形象,而不是产销量和车型竞争力。这则资讯也是我比其它人介入吉利的时机更好、成本更低的原因。富豪的重新辉煌是吉利决定性扭转的最重要事件,品牌逼格提升这种事,真不是钱能解决的。 活的久的老人家就是有优势,90 后应该不知道瑞典曾经有两个豪华品牌,一个是被北汽全部收购的绅宝(国内叫萨博),另一个就是富豪(沃尔沃)。对富豪汽车的底蕴和在国外的品牌形象认知,只属于那些
60、70 后。
回忆一下,我认识的人中最早关注的应该是管财主,那时是一月初还是去年年末?他在私信里问我吉利怎么样,他对吉利的新能源车有点兴趣。我知道他研究一只股大多数是因为低估的吸引力,那时刚好我在云游四方,也没研究,顺口就说各种自己知道的负面。后来就没有下文了。后来二月初,春节前我临急抱佛脚恶补广汽的资料,顺便重新审视了整个乘用车行业,才发觉吉利低估了。不过低估的可不止吉利一家车企,还有东风。但低估作为重仓的条件,是不够的,低估适合分散,买一堆。
时隔四年分别重仓长安和吉利,它们其实有一个最重要的共同点,不是汽车行业,也不是成长,而是介入时大市所处的周期:熊市!熊市是我最敢大力买入的时候,已经最坏,未来只能向好的方向发展了,什么事都离不开概率。很多人都看过我以前码字的那三篇长文废话,牛一阶段、牛二阶段,其实我也觉得自己对牛熊市的判断很有一套,无他,活的久点见识多而已。顺便说一下对吉利的看法,它不会是第二个长安的,长安这种十倍股一生碰得到一次,已经是超强运气。当时长安是可以提早两年算到未来大致每股收益的,因为福特的计划就在那里,买长安就是买福特,也因此我提早一年对应上汽市盈率给它定了个
24.8 元的终极价。而吉利未来不确定因素太多,何况这几年乘用车的火爆其实很有点池塘里的感觉,未来水退去,会不会发现全是塑料小黄鸭?吉利终于拿到一手好牌,桌上的人却有可能散去不玩了。涨十倍的话,吉利要涨到市值两千亿,除非明年出现大牛市,不然这事未来一年不会发生。
熟悉的朋友都知道我最喜欢观察市场情绪,喜欢在市场极度恐慌时买那些丢盔弃甲的带血筹码,总是习惯逆反人性去思考。我四个 A 股账号和一个港股账号同时买吉利,第一阶段前一直持股不动,后来到达上图目标 400 亿市值五元多股价时第一次减仓,强制降到低于五成占比。但是很快它又继续大涨,一度高达
9.2 元每股。十一月我看到吉利催化剂失效了,又专心各地跑马拉松,在七八元之间大力减仓至零成本就没动了,高度集中的重仓。孤注一掷的感觉?不过参与的全部是利润。很多人喜欢试探性买入,越涨证明自己判断越正确,于是加大买入力度,这种越买越贵的办法我现阶段的智商显然无法理解。遇到好的投资标的应该买多少仓位?此事容我扯上芒格大师装个逼," 尽可能多买 "。
吉利作为熊市中难得的高确定性成长标的,被很多资金追捧,情况就如五年前的长城,两年前的长安。它今年股价发展过程我也看得很清晰。一只牛股最好的过程是估值修复、业绩增长、好故事吹泡泡,也就是常说的估值、成长、逻辑三连击。大部分时候找到拥有其中一样条件的个股就很不错了。 吉利两百亿市值时是低估,那时是二月初。从管财主和一众价投们去年末就开始喋喋不休说港股处于历史低位开始,其实港股之后是又跌了几个月,直到二月春节后才真正展开估值修复行情,之前很多个股跌幅超过两成。这里不得不又提那段废话 " 牛市越高,熊市越长。大部分长年炒股的老股民都是太早地大胆,和晚些才大胆的人比,筹码成本就不一样了。熊市太早抄底,很容易账面 " 亏损 ",抄迟点,账面却是 " 少赚 ",这两者造成的心理压力可不一样。" 虽然我知道关注的那几位都是越跌越买,但我 22 年的交易经验还是告诉此事不急,机会都是等出来的。最擅长最自信的就是淡定,我不是最勤奋涉猎最广的那类投资者,但肯定是最有耐心的那种投资者。继续等,顺便旅行。
运气非常好,吉利在我买入后迅速启动(后来我还是被迫一路追着买才打光的)。这很大原因是之前港股实在是跌得太厉害了,弹簧压缩到极限了。吉利一直涨到四百亿市值,五元多股价,期间基本没有什么大波动,当时恒指也很强。吉利开始时是估值修复驱动,后来就是业绩增长驱动,再之后,如我当时所说 " 它已经有点往说故事上走了 "。高确定性的成长股在熊市中是罕见的香饽饽,因此被众星捧月地鼓吹是必然的,说故事也就顺理成章,不说才不正常。
在和朋友的交谈中,我也说过参与者必须清楚地知道当时是什么在驱动股价,不要看那些产销数据。都已经到了说故事阶段了,最重要的是场内其他参与者的心态和情绪。股票是拿来卖的,你需要对手盘。当然最好的卖出是任何价格清仓,都眉开眼笑到不需要犹豫一秒钟,我卖吉利的时候,就有这种感觉。没有在前期最高点
9.2 元卖根本不是事,无敌的低成本足以笑熬浆糊。
对吉利明年是偏乐观的,原因是我成本低,坐着站着躺在什么姿势说话腰都不疼,当然也有屁股决定脑袋的强大作用力。李书福苦尽甘来终于拿到一手好牌,我从来没有见过对媒体舆论控制这么不遗余力的公司(乐视?不知道,不留意),基本上是定期出刺激股价的催化剂好消息,最近又连续大力增持,对品牌形象和市值的呵护简直令人发指。过几天吉利就公布 2017 产销计划了,牛怎么吹我还是很期待的。
本话题在雪球有 29 条讨论,点击查看。雪球是一个投资者的社交网络,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最新岗仁波齐: 岗仁波齐:我为何敢低点重仓吉利?可以看看这篇名叫导演张扬:冈仁波齐导演张杨被爆婚外情 女文青的一篇文章把他拉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岗仁波齐: 岗仁波齐:我为何敢低点重仓吉利?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导演张扬:冈仁波齐导演张杨被爆婚外情 女文青的一篇文章把他拉
《冈仁波齐》的导演张杨最近可是不好过,因为有一位女文青直接发表了一篇文章爆料张杨与自己的婚外情,文章中该女子还说自己与张杨是三毛和荷西转世,是宿命的爱情,直言自己知道张杨有妻有子,这理直气壮的态度简直是没谁了,没想到一把年纪后张杨还会被女文青的一篇文章给拉下水啊。

昨天,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女文青崔睿写了一篇文章刷爆网络,这篇叫做《张杨导演,我爱你》的文章详细讲述了她和知名导演张杨的“爱情”,7000字的文字中掺杂着各种图片,其中包含了崔睿与导演张扬,从仰慕、相识、相爱、一夜情、,直到分手、念念不忘的全过程,让大家目瞪口呆的观看了这一场理直气壮的婚外恋,崔睿把自己包装成一位“深情”的女文青,说自己与张杨是三毛和荷西转世,是宿命的爱情,“是前世的夫妻”、“量子纠缠”、“你就是我的荷西”、“我是转世的三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