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发展迅猛,各种似是而非的共享产品也进入人们的生活,挑战人们的智商。报载,北京街头近日就出现了所谓的 " 共享马扎 ",这些马扎与普通马扎没啥区别,只是多了一个印的二维码。△图片来源:@北京人不知道的北京事儿若要享用,却并不需要扫码,直接把屁股搁上去就好,结果投放街头没多久就丢失了不少。这是逗谁呢?共享马扎听上去虽然搞笑,却也不是不能为之。可以学学共享雨伞的方式,或者这样设计:平时马扎是合着的,经扫码、付押金、实名认证,马扎才能打开,每坐十分钟一角钱,完事微信支付,马扎再合上。谁要是偷拿回家,马扎就滴滴滴的报警,直到电池耗尽。

共享马扎__快快评___共享马扎_低成本的“耍流氓”
可这样一来成本一定高不可攀,并且也没人愿意用了,太麻烦。以德国人的视角,摩拜单车都成了白痴经济,这共享马扎还不是白痴里的白痴?也不一定。人家是玩剑的,偷了共享的概念,剑锋所指的其实是街头广告。你一扫码,广告就跳出来了。这么看,共享马扎与街头的牛皮癣小广告无异,但是穿上了共享经济的时髦外衣,扮相好看多了。昔日人人喊打的牛皮癣,就这样让共享马扎借尸还魂。我也真佩服敢于扫码的,胆儿肥。扫出来广告还算万幸,若是扫出个木马程序,屁股底下还不跟扎了钉子似的,一秒钟也坐不住,真成马 " 扎 " 了——立马扎得你怀疑人生。

共享马扎__快快评___共享马扎_低成本的“耍流氓”
再仔细想想,打广告的问题也只解决了一部分。既然不用扫码就能安坐,谁还费那事?胳膊底下一夹,拿回家,也不用担心 GPS 定位,典型的赔本赚(不到)吆喝。关于共享经济的概念,是有共识的。共享经济一般是指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一方在特定时间内让渡物品的使用权或服务,来获得一定的金钱回报,另一方不直接拥有物品的所有权,而是通过租、借等共享的方式使用物品。一个重要特征是,共享更多的是通过互联网作为媒介来实现。听上去有点绕,翻译一下——凡是不经过互联网且不要钱(无论是押金还是使用费)的 " 共享 " 都是耍流氓。从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到共享马扎、共享雨伞、共享篮球、共享充电宝 …… 不知道还有什么是不能共享的,这当中又有多少是 " 假象 "。

共享马扎__快快评___共享马扎_低成本的“耍流氓”
有人圈钱有人 " 独享 ",你方唱罢我登场,管它是真共享还是假共享,大家伙儿各取所需齐欢唱。一时间泥沙俱下,唯等大浪淘沙尘埃落定,方能回到共享经济的准确轨道上。急不得,也等得起。(编辑 刘魏)
共享马扎__快快评___共享马扎_低成本的“耍流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