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

国家一级博物馆

taojun 坐标: 171435 目录:/guo/

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国家一级博物馆

国家一级博物馆

世界博物馆高级别论坛 10 日 -12 日将在深圳召开,一大批国内外博物馆大咖抵达深圳纵论国际文博事业,而深圳博物馆将成为本次论坛的重要关注点。通过深圳博物馆,大咖们能亲眼看到深圳的文博发展现状,同时将深圳文博的发展现状带给全世界的大众。 会前,本报记者专访了深圳博物馆馆长叶杨:深圳晚报:本次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在深圳举办的意义是什么?

叶杨: 本次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在中国召开的博物馆高级别论坛,主办单位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国家文物局,深圳市人民政府。这是一种上升到了国家层面对于文博事业的高度关注,是一个大好事,将对中国的文博事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让世界文博走进中国,也让中国文博跟世界结合更密切,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这一次,国际大博物馆的馆长们和中国各省大馆的馆长都来深圳,大家在一个国际舞台上会面交流,他们也能亲眼看到深圳的文博发展现状,让全世界的人们知道深圳文博业的巨大进步。

深圳晚报:为什么文博事业的发展对于中国来说越来越重要?叶杨: 博物馆事业说到底是老百姓的事业,我身边的朋友经常跟我说,现在我们每到一个地方,最想去看的就是博物馆。因为这能让你最快的了解这个地方,了解这里的人,了解他们的环境、历史、文化、艺术,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以及在想什么。不用多久,这将成为人们的共识。由此可见,博物馆在社会上和人们的心目中,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也因此,博物馆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加。特别是中国的博物馆,发展势头非常迅猛。数量和质量都迅速提高, 但与世界发达地区相比是远远不够的,相对于经济增长速度和公众需求而言,人均博物馆拥有量还处在较低水平,所以中国博物馆的快速发展是必然的。

深圳晚报:深圳博物馆的发展进行式是怎样的?叶杨: 就深圳博物馆来说,我们已经拥有历史民俗博物馆、古代艺术博物馆和叶挺指挥部纪念馆3座博物馆,现在还在建设自然博物馆、深圳特区管理线博物馆、咸头岭遗址公园博物馆3座博物馆。这说明了像深圳这样远古文物相对缺乏,最近 30 多年才迅速崛起的新型现代化城市,对博物馆的需求同样是强烈的,因为博物馆是公众文化生活、素质修养和精神依归的一个重要载体。但是,博物馆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其中最大问题是文物藏品的不足。特别是远古文物,毕竟资源有限,不可能迅猛增加,这就需要我们敞开思路,根据各区域不同的状况和特点,发掘更多的博物馆资源,建设更多各具特色的公众喜爱的博物馆。深圳需要一个共性的文化特质,就需要博物馆来链接来自各地的移民。

深圳晚报:深圳 30 多年文博发展的重要时间节点有哪些?叶杨: 1981 年之前,那个时候深圳没有相应的文博机构,1981 年成立了深圳博物馆,这是一个重要的节点。1983 年深圳首次做文物普查,开始查自己的文物家底,逐渐有计划地发掘出土文物,由此才知道深圳的历史竟然有 7000 年。而也才有了两次全国十大重大考古发现——咸头岭和屋背岭。从此深圳文物保护有了自身的体系。

深圳博物馆老馆于 1984 年 1 月动工兴建,1988 年 11 月落成开馆。从这时开始,深圳博物馆有了自己的展览。不仅把自己的展品拿出来,还把全国的文物拿过来展览。因为当时定位深圳博物馆作为祖国的南大门的一扇窗口,占有对港澳台的地理优势,被定为为宣传传统优秀文化的基地。所以那时起,深圳博物馆就将全国好的东西都拿过来展示。当时国家文物局在博物馆老馆那边有办事处,这说明国家对深圳的文博事业是很重视的。

那个时候全国各个博物馆还没有这个概念,一般就是展自己的东西,展什么观众就看什么,很难有专门根据老百姓的需求做的策划并引进展览。深圳博物馆就走到了前面,那时候就开始做专题展了。2007 年深圳博物馆开始对公众免费开放,2008 年深圳博物馆新馆对外开放。2012 年,国家文物局在北京为今年新增的 17 家国家一级博物馆授牌,深圳博物馆榜上有名,成为广东省第四家国家一级博物馆。

深圳晚报:三十年间从零起点到目前拥有 4 万多件藏品和 40 多件国家一级文物,深圳博物馆是怎么做到的呢?叶杨: 那时候全国的其它博物馆没有钱,设施简陋,但文物多,他们很愿意用文物换一些资金来改善博物馆设施。1984 年 5 月,国家文物局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各大博物馆从全局出发,调拨文物藏品给深圳博物馆,助其建成宣传我国文明和反映我国文博事业的窗口。国家文物局调拨了文物 2000 余件。河南博物院、河南省考古文物研究所等调拨文物 670 多件,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三级以上珍贵文物。

深圳博物馆也有一部分文物是自己的出土文物。还有一部分是捐赠文物,主要是日本某企业无偿捐赠中国古代文物 310 多件,包括三级以上珍贵文物近 200 件;美国著名慈善家贝林捐赠世界野生动物标本 230 多件;商承祚教授子女捐赠古书画、印章等文物 500 多件;孙中山家族后人捐赠各类文物藏品 3700 多件;邓拓家属捐赠古书画 40 余幅。这些都成为深圳博物馆的重要馆藏。

深圳晚报:深圳的本地出土文物有哪些重要价值?叶杨: 从 80 年代开始,考古工作方面,对深圳市的地上地下文物作了全面系统地调查,发现并发掘了许多重要考古遗址,基本查明深圳地区地上地下文物分布情况。大梅沙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遗址、咸头岭新石器时代遗址、屋背岭商时期墓葬群、向南村商时期遗址、铁仔山古墓葬群遗址、南头古城东晋南朝及明清时期遗址等深圳重要考古遗址相继被发掘,深圳 7000 年历史逐步廓清,大批各时期文物出土。其中屋背岭遗址和咸头岭遗址分别被评为 2001 年和 2006 年全国 " 十大考古新发现 ",咸头岭遗址在考古界的影响已扩至世界范围。

深圳晚报: 深圳博物馆的传播力度如何?叶杨:深圳博物馆是广大市民参观学习、深圳市政府接待和外事活动的重要场所。开馆至今已接待国内外贵宾及观众 1000 多万人次。目前年观众量超过 150 万人次,位居国内博物馆前列。接待的贵宾有:、小孩、李克强、温家宝、刘延东、李源潮、汪洋、胡春华、尉健行、李岚清等和国家花花,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前国务卿基辛格、秘鲁总统藤森、新加坡总理吴作栋、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缅甸总统吴登盛等外国元首政要。深圳博物馆已成为普罗大众乃至世界了解深圳和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荣获广东省博物馆最佳导览服务奖。

深圳晚报:中国博物馆与国外博物馆发展有哪些方面的异同?叶杨: 西方的博物馆有两三百年的历史,中国的发展起步很晚,大多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有的。中国快速的发展,使得文物的数量有些跟不上,因为文物和藏品的的积累需要时间。但中国的后发优势很强,硬件非常好。但同时中国博物馆的专业研究队伍是比较欠缺的,国外一个博物馆动辄有几百人的研究团队,他们的博物馆在对于文物的保护更深更透,还能更广泛地影响全社会。中国和国外的博物馆在历史过程和体制上都不一样,中国的优势是效率更高,迅速发展。双方有相互学习的地方,盲目照搬都不可行。

深圳晚报记者 杨端端 见习编辑 王雯深圳晚报讯 记者 杨端端最新国家一级博物馆可以看看这篇名叫罗浮宫博物馆:《卢浮宫的创想》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 ( 组图 )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国家一级博物馆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罗浮宫博物馆:《卢浮宫的创想》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 ( 组图 )

国家一级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法国卢浮宫两个世界级大馆的再次合作国际在线消息(记者刘思恩):《卢浮宫的创想——卢浮宫与馆藏珍品见证法国历史八百年》展1月12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共同举办,这是两个世界级大馆的又一次重要合作。卢浮宫博物馆馆长让-吕克马丁内兹先生表示,卢浮宫作为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大型博物馆之一,声名远播,吸引的游客有七成是外国游客,近十年来,到访的中国观众越来越多,中国游客已经成为访问卢浮宫的观众第二大群体。因此,卢浮宫来到中国,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合作举办 " 卢浮宫的创想 " 一展,让中国观众零距离接触卢浮宫,更好地了解卢浮宫," 这是我们此展的最主要的使命 "。

展览精选来自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八大藏品部和欧仁德拉克洛瓦博物馆(隶属卢浮宫博物馆)的126件套珍贵藏品,重现卢浮宫从始建之初,历经弗朗索瓦一世、路易十四,拿破仑一世各历史王朝不断丰富的王室收藏。让-吕克马丁内兹先生介绍,展览选取展品的原则是能够展现卢浮宫的历史与发展,所以有很多历史印记比较强的藏品,比如路易十四、拿破仑时期的藏品;并且还要展现卢浮宫在发展中不断丰富,成为 " 万国博物馆 " 的多样性和持续性,这一点从新入藏的《马头》以及视频展示的当代艺术收藏品中可以体现。

展览以六个部分呈现卢浮宫的全面性和生命力。第一部分为 " 序幕——重修卢浮宫 "。20世纪80年代,卢浮宫已日渐陈旧,变成了 " 一座旧王宫中的旧博物馆 "。从1981年开始,卢浮宫进入了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个阶段,密特朗总统支持的 " 大卢浮宫计划 " 的实施,让这座博物馆终于重新找回了其曾经拥有的严谨与创新。贝聿铭设计的玻璃金字塔,成为卢浮宫第一个象征性标志和卢浮宫的化身。与此同时,这个庞大的建筑工程也为整个法国博物馆界指引了方向,为法国其他博物馆的深刻转型了灵感和动力。

今天卢浮宫博物馆的收藏最初源自王室藏品,因此,第二部分为 " 宫殿与王室收藏 ";第三部分为 " 卢浮宫与启蒙运动 ",18世纪,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知识分子和哲学家的角色日渐重要,关于艺术创作、文化遗产保护与丰富的发展方向越来越明确。此时,将王室收藏聚集到卢浮宫并使之成为 " 国家收藏 " 的呼声越来越高,这意味着国王的珍藏不仅仅是国王的私有财产,而是国家宝藏。法国大革命前夜,路易十六统治期间,一个王室收藏品博物馆的创意渐露雏形。毫不夸张地说,是法国大革命造就了卢浮宫博物馆。

第四部分是 " 拿破仑博物馆 "。拿破仑一世在位期间,不仅继承了大革命时期的查抄所得,还从被占领国掠夺了大量艺术品,他在卢浮宫中建立了全欧洲最大最漂亮的博物馆。此外,皇帝还向当时最有名的艺术家订购作品,同时开始翻新和扩建卢浮宫。1815年拿破仑一世在滑铁卢战败,拿破仑博物馆对名作的收集也随之画上了句号。反法同盟要求法国归还其掠夺的艺术品,同时,欧洲国家都开始意识到保护自己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拿破仑的继任者们也都十分热心扩充卢浮宫的藏品,整个19世纪,卢浮宫逐渐完成了自我的更新重生,同时也造就了其独一无二的特点:既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历任国王的宫殿,又是艺术之城和一座永不完工的万国博物馆,这个历程在展览第五部分 " 从权力王宫到万国博物馆 " 中展现。第六部分呈现的是 " 今日卢浮宫 "。

中国国家博物馆表示,这次展览不仅仅是一次珍藏和艺术品的展示,也是卢浮宫这个世界艺术殿堂诞生历程的展示,是美与历史的交融,同时也是两大国家博物馆运营管理工作的一次交流。期望博物馆通过藏品的收集、研究、展示来吸引全世界各领域的目光,希望公众参与进来,促进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让艺术欣赏成为人们精神追求的一部分。

展览将持续至3月31日。


四、
国家一级博物馆

公元一世纪的《狮子》

国家一级博物馆

展览通过卢浮宫新入藏的《马头》来展示其收藏的持续性

国家一级博物馆

" 捐赠者的时代 " 部分

国家一级博物馆

拿破仑一世瓷像

国家一级博物馆

观众围观精美的雕像

国家一级博物馆

西方雕塑总是具有很强的 " 吸睛力 "

国家一级博物馆

奥古斯都皇帝玉雕像

国家一级博物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