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刘森将军的简历

zhuobijun 坐标: 3956 目录:百科

想知道国民刘森将军的简历

不知道您是不是从电视剧《遍地狼烟》中看到的虚构人物国军69军军长刘森呢?

如果是的话,我就给您介绍一下历史上的国民革命军第69军。

在国民革命军真实的编制序列中,历史上曾先后出现过三个第六十九军。

1、原北洋军五省联一部组成的69军: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革命军进行统一整编,将第55、第57师(这两个师系原北洋军阀孙传芳所属的“五省联军”)整编为第69军。

阮肇昌任军长,李松山任副军长,隶属第8集团军。

下辖:第55师,李松山兼任师长;第57师,阮肇昌兼任师长。

该军编成后,即参加了淞沪会战。

在此次会战中,该军伤亡严重,无力补充兵员。

战后,该军番号被撤消。

2、第一八一师、新编第六师等部组成的第69军:该军前身是河北地方保安团队和河北民军。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军统一整编,以冀北保安司令部3个保安团组成第181师;1938年1月以高树勋领导的河北民军编为新编第6师。

1938年3月第181师与新编第69师等部合编为第69军,隶属第10军团。

石友三任军长,王清翰任副军长。

下辖:第181师,石友三兼任师长;新编第6师,高树勋任师长;骑兵第9师,郑大章任师长。

该军组成后,先后参加了徐州会战、豫鲁皖边地区作战等。

1939年冬,将该军改隶冀察战区时进行编制调整,将原辖骑兵第9师调归第77军建制,另将独立第13旅、新编第4旅调归该军。

1940年4月,该军隶属第39集团军,石友三升任集团军总司令兼第69军军长,王清翰任副军长。

此时,该军下辖:第181师,张雨亭任师长;新编第6师,高树勋任师长;新编第3旅,黄祯泰任旅长;新编第4旅,孟昭进任旅长。

1940年夏,该军由河北移防鲁西南担任游击任务。

同年12月,军长石友三勾结日寇,阴谋投敌叛国时,被新编第6师师长高树勋诱捕活埋。

1941年1月,国军进行整编,该军扩编为第69军和新编第8军两个军。

其中,以第181师和新组建的暂编第28师和编,继续保留第69军番号,毕泽宇任军长兼察哈尔省政府主席,米文和、王清翰人副军长。

下辖:第181师,张雨亭任师长;暂编第28师,米文和兼任师长。

1942年春,毕泽宇被免职,由米文和任军长,朱明轩任副军长,隶属第39集团军。

辖第181师,张雨亭任师长;暂编第28师,米文和兼任师长。

同年,该军先后在鲁西、皖北、豫北边界地区进行游击作战。

1943年3月,该军调往鄂西,归第2集团军指挥,先后参加了鄂西会战和常德会战。

在常德会战后,该军撤至湖北枣阳一带担任守备任务。

1945年3月,该军隶属中国国民政府中央军事委员会直辖,由第5战区代指挥,参加了豫西鄂北会战。

抗日战争胜利后,该军番号被裁减,所辖第181师改隶第55军,暂编第28师被裁减。

3、整编第13师改编的第69军:该军前身是整编第17师和整编第15师各一部。

1948年8月,国军为加强在西北战场上的军事力量,以整编第17师第84旅和整编第15师第135旅合编为整编第13师,隶属整编第29军。

谢义锋任师长,下辖:整编第84旅,欧阳明任旅长;整编第135旅,唐明德任旅长。

同年9月,国军在整编时废除整编师、整编旅番号。

整编第13师改编为第69军,隶属西安绥靖公署。

谢义锋任军长。

原辖整编第84、整编第135旅依次改称为第84、第135师。

9月下旬,西安绥靖公署将直辖第144师拨归第69军建制,江永烈任师长。

1949年,该军改隶第5兵团,在西北战场上,先后参加了西北春季战役、陕中战役和西南战役等。

在西南战役中,该军第135师被解放军歼灭于川西新津、邛崃地区;第84师投诚,第144师起义,接受解放军的改编。

追问

可是刘森在民国历史上是却有其人啊!我记得好像属于川军

追答

川军中有位叫杨森的将军,不知道您说的是不是他。

杨森(1884年2月20日-1977年5月15日)四川省广安县龙台寺人。

陆军中将。

1904年,入四川陆军速成学堂。

1906年,加入中国同盟会。

1908年,速成学堂毕业,加入四川的大清新军第十七镇。

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杨森成为川军。

二次革命之际,初属革命派,后被滇军黄毓成部俘虏,乃加入滇军。

1915年12月,护国战争爆发,杨森作为蔡锷手下第2梯团赵又新的随从回到了四川。

此后,杨森仍属滇军。

1920年3月,为响应“川人治川”的口号,杨森发表脱离滇军宣言,从而复归川军。

此后,他积极参与扫荡四川境内的滇军。

1921年2月,杨森升任川军第2军军长,驻扎重庆。

杨森和川军的刘湘合力击败南方政府派的熊克武。

1923年8月,吴佩孚任命杨森为中央陆军第16师师长。

9月授予陆军中将。

1924年3月,升为陆军上将,5月任命为四川督理。

杨森率部驻扎成都,成为川军内最大的势力。

然而,刘湘和其他川军指挥官对杨森的反感与日俱增。

1925年7月,杨森在吴佩孚的支援下开始了四川统一之战。

刘湘和其他川军指挥官则结成反杨联盟,同黔军袁祖铭共同攻击杨森。

8月,杨森惨败,退出四川,一度依赖吴佩孚。

但随后,刘湘同袁祖铭发生对立,杨森和刘湘重新修好,杨森重归四川,和刘湘共同将袁祖铭逐出四川。

1926年5月,吴佩孚任命杨森为四川省长。

9月,万县惨案中,杨森同英国军队交战。

1926年10月,杨森宣布加入国民革命军,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20军军长。

1928年1月,杨森因庇护吴佩孚而被问罪免职。

1936年2月,杨森升为陆军中将。

抗日战争爆发后,杨森任国民革命军第6军团军团长,在上海方面展开军事活动。

1938年1月,任第27集团军总司令。

1939年10月,兼任第9战区副司令长官。

1945年1月,杨森被任命为贵州省政府主席。

1948年7月,转任重庆市长。

1949年6月,兼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

同年12月,中国西南部的国军溃败,杨森转移台湾。

此后,杨森历任总统府国策顾问、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理事长、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

1977年(民国66年)5月15日,杨森在台北病逝。

享年94岁。

专题栏目
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