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

“我是 1 号”:一名中国慰安妇的口述

xiaopan 坐标: 163172 目录:/html/

我们找到第2007 年 10 月 4 日,中国慰安妇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与笔者 , 从上海专程驱车到江苏如皋杨家园村,在为她送上生活援助费的同时,也对老人进行了上午、下午 ( 中午休息 ) 前后长达 5 个小时的口述历史访谈。姜伟勋先生说,他原本从不对外人说娘的事,也想将这段历史永远埋藏在心底,好让娘安度晚年。但是,这种耻辱却始终无法忘却。2007 年 4 月 26 日 , 他读到《扬子晚报》中的一篇报道 :" 南京唯一一位公开承认自己是慰安妇的受害者雷桂英,在突发脑溢血入院 3 天后在江苏省中医院去世……雷桂英的去世也意味着南京唯一的慰安妇‘活证人’的消逝,有消息表明南京及其他地区目前仍然有一些当年有慰安妇经历的老人健在,但她们在接受专家调查时不愿公开自己的身份……雷桂英生前勇敢站出来作证的行为,也构成中日两国面对历史以史为鉴的一部分…… "

4 月 27 日,姜伟勋又读到日本最高法院对中国劳工和 " 慰安妇 " 两起诉讼案进行终审判决。在这两起诉讼案中,中国籍原告和受害者家属 198 人,他们要求日本政府赔偿约 19 亿日元 ( 1 美元约合 118 日元 ) 。对两起诉讼案 , 东京地方法院和高等法院的一、二审判决均以证据不足驳回了原告中方的诉求。最高法院裁定原告中方败诉。他越看越愤怒,于是,把报纸上的消息念给失明的娘听了。听着听着,粉英老人又流泪了。她敬佩南京的老姐妹雷桂英,勇敢地站出来对全世界公开自己的经历,为自己洗清不白之冤,也要为那么多的姐妹讨个公道。她同意儿子的意见 , 日本不承认强迫中国妇女做 " 慰安妇 " 事实,我们的经历不就是事实吗 ?
于是,姜伟勋在 5 月上旬,相继向如皋市妇联、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等部门写信,公开了自己母亲被迫做 " 慰安妇 " 经历,姜伟勋先生说:日本右翼想掩盖历史真相,他们是永远做不到的。


一、
_“我是_1_号”_一名中国慰安妇的口述

_“我是_1_号”_一名中国慰安妇的口述
探访当日,姜家正在造一幢漂亮的两层独幢楼房,四周锤子榔头电锯乒乒乓乓吱吱呜呜地响。粉英老人在破旧的老房子里 , 坐在她的躺椅中等我们,紧闭双目 , 已经很难站起来随便走动了。她告诉我们,她现在的腿非常痛,提起过去的事情就心中难受,就感觉到心慌、饥饿,就要想方设法地吃点东西。说着,她要求孙子给她喝一碗热热的白糖开水。水端来了 , 她小口小口地一气喝完,才拍拍胸口,抒了一口气,说 :" ——啊,好了,现在舒服一点了。" 孙子告诉我们,奶奶总要喝热糖水,但是不要喝红糖,说红糖太脏,白糖干净。

在奶奶和我们说话的时间段里,看得出,对她来说最大也是最困难的事情是上厕所。几乎全家动员,扶起来,穿衣服,拿拐棍,戴草帽,儿子孙子左右扶着进那间作为家庭厕所使用的半间搭小黑瓦房。孙子告诉大家,因为遭受日军的凌辱,奶奶留下了肚子胀的病根——时常要小便,但一坐就是半个小时,有的时候时间更长,还常常尿不出来,每天天亮,家里人起床要上厕所时,老人多半就已经呆在了厕所里。南通瑞慈医院通过报道得知老人病痛后,立即将周粉英老人接至医院,为其进行了全面检查。医生在老人的盆腔内,发现一个包子般大小的肿瘤,盆腔内有积液,压迫着膀胱,后专家诊断其为 " 盆腔肿瘤晚期 ",并决定为老人免费治疗,但由于老人病情已恶化,根治病痛已无回天之术。

粉英老人一家 4 代 5 口人,老人随儿子、孙子、孙媳、曾孙女一起生活。粉英的事情,村里的老人都知道,儿子姜伟勋知道,就连孙儿媳也知道。如皋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长寿乡,这里老人长寿,民风淳朴,人们同情被鬼子糟蹋的女人,随着时间的流逝,说闲话的人也越来越少了。但是,粉英因为金城的死,心中的难过,对日本鬼子的恐惧和仇恨,始终没有平复。有一年 , 姜伟勋的父亲病危,周粉英老人也许是考虑到自己有一天也要离开这个世界,于是把家人叫来,她说,这件事情,现在再不告诉你们不行了。于是把她有两个丈夫,第一个丈夫为什么去当兵打鬼子的原因,从头到尾说了一遍。娘说出的事情,让做儿子的大吃一惊。但是,孝顺的姜伟勋还是接受了这个事实。姜伟勋说,自己的娘,不接受也得接受,她是被日本军人抢过去的,我是她儿子,我不可能恨我娘啊,要恨,也是恨日本人,那些来中国做尽坏事的人 !

_“我是_1_号”_一名中国慰安妇的口述

_“我是_1_号”_一名中国慰安妇的口述
在这间破旧的房间内,最引人注目的,是倪金城的 " 革命烈士证明书 ",它被镶在镜框里。四周放满了各类塑料包装的点心,还有一对旧了的金色糖缸 , 如同供品。老人说一口如皋方言,我们不太能听懂,加之眼睛失明,总是仰着脸直着喉咙几乎是大声喊着,抢着要说话,声音沙哑,气喘吁吁。为了让她不要太累,我们轮流请她的儿子、孙子、孙媳妇凑近她的耳朵、嘴边说话和翻译。她的孙子特别孝顺,在我们和他们相处的 5、6 个小时的时间中,他为老人倒茶端水,捶背扶头,端饭夹菜,甚至老人要剪指甲,也是他做,看得出他平时做惯的,非常熟练轻巧。

在我们访谈的受害者中,这样一家三代亲密无间其乐融融的生活场景很少见,绝大多数受害幸存者的生活环境都非常贫困和无助。在访谈了周奶奶如此不幸的前半生后 , 不禁为她有这样的后半生感到庆幸。(本文选编自《史林》杂志)


5、
_“我是_1_号”_一名中国慰安妇的口述

_“我是_1_号”_一名中国慰安妇的口述
最新 “我是 1 号”:一名中国慰安妇的口述可以看看这篇名叫红色羽绒服: 一周一 Look | 红色羽绒服才不是大妈专属 现在真时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 “我是 1 号”:一名中国慰安妇的口述

_“我是_1_号”_一名中国慰安妇的口述
_“我是_1_号”_一名中国慰安妇的口述
_“我是_1_号”_一名中国慰安妇的口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