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

老上海印象 | “做人家”的上海人

zhuangtinglong 坐标: 156231 目录:/html/

我们找到第酒席有 " 十六羹 ",过年也有 " 十六羹 "。平时晚上吃不了的菜肴,荤腥多的话,可以第二天用饭格子带菜(午餐),也可以第二天晚上烧小 " 十六羹 " 晚餐,也可以配点蔬菜,一起烧菜泡饭。要是真的食物变质,就不能吃了,但还不能丢弃,要倒在马路上的泔脚钵斗里,留给猪猡吃。泔脚钵斗也是我们那个时代的特色,马路两旁,每过几百米的树边,有一到二个大缸,供大家倒吃剩和变质的食物、以及瓜皮果壳,大家非常自觉,把能吃的都倒在泔脚钵斗里。每天早晨 5、6 点有清洁工人来回收泔脚,清理钵斗,这也许就是现在垃圾分类的雏形。回收的泔脚,被集中送往农村养猪场,做猪的精饲料。


5、
_老上海印象___“做人家”的上海人

_老上海印象___“做人家”的上海人
在小学开门办学、学工学农时,我体验过倒泔脚钵斗工作,那时我和清洁师傅一起,负责淮海中路一带,以及沿路的盖司康公寓、亨利公寓、高塔公寓、钱塘大厦的泔脚回收、钵斗清理。早晨 5 点到岗,我穿上高筒套鞋、戴橡皮围兜,拉上大塌车,开工。车上二个木头大桶,满桶足有六、七百斤重,车不能拉太快,否则会溢出。每到一个泔脚缽斗前,将缸侧移靠在身上,用大勺子把泔脚水舀入大桶,舀完后,用清水清洗缽斗大缸。全部结束后,满身汗酸臭的我,拉着二大木桶酸气十足的泔脚回站交收。下午再重复巡视一遍。

我经历过的是最 " 腻心 " 工作,在物资匮乏的年代,维持食物链的稳定,也是无奈之举,如果本着 " 为人民服务 " 的心,就不会有 " 腻心 "、尴尬了,会更 " 酸爽 "!


六、
_老上海印象___“做人家”的上海人

_老上海印象___“做人家”的上海人
如今社会进步了、生活好了,小孩子、年轻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过去种种艰苦 " 过日脚 " 的情景早已远去,即使连衣服上的补丁是怎么回事都不清楚了,惶论 " 买下脚 " 过日脚?*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最新 老上海印象 | “做人家”的上海人可以看看这篇名叫狮子喝水险被大象踩死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 老上海印象 | “做人家”的上海人

_老上海印象___“做人家”的上海人
_老上海印象___“做人家”的上海人
_老上海印象___“做人家”的上海人
_老上海印象___“做人家”的上海人
_老上海印象___“做人家”的上海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