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找到第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 买房故事:我买两限房的历程和体会偶遇一个故事,挺值得一看的:我买两限房的历程和体会 作者 : 均田免粮 2017-9-2 10:53:56 2009 年房价涨了一波了,我那时候也想买房,但是觉得房价都这么涨了,再买商品房不合适,看着同事都在申请两限房,我也动了两限房的心思,算了算薪水居然符合条件(未婚独生子女带外地父母申请,家庭收入不超过
8.8,我父母养老金
4.2,我自己收入
4.5,居然真的没超),跑去街道领了申请表,走上了漫漫两限房之路。每次想起这事,我都想抽自己,09 年的时候狠狠心,啃父母 30 万的老,老老实实买个商品房,也不至于后面买了这么一个鸡肋。
中间经历了若干波折,终于在 2010 年 8 月把所有的资料都备齐,街道表示正式接收了,让我回去等通知。回去后我自己做了一个非常可笑但是非常正确的决定,就是离职去读书。做这个决定最直接的原因是怕薪水涨了会超过
8.8 万的限额,复审的时候通不过,那我去读书,没有薪水了,就不担心这个问题了。于是就在 2011 年读书去了,当时的算盘是我去读两年,两年后房子怎么也应该下来了,那时候有房在手,再换一个好一些的工作,这日子就过得不错了。可是我怎么也没想到政府能这么低效。
2012 年离我正式提交表格已经有两年了,我在上课的时候,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至今也不知道这哥们怎么知道我的电话的),问我要不要去住建部游行,说政府低效,现在还没有让我们选房,我这才觉得政府确实 tmd 太低效了,就答应了。从 2012 年起到 2013 年,我至少参加了 3 次游行,参与的人大部分都是老北京大爷大妈,年轻人极少,也有两个同龄人,聊天后发现都是跟我情况类似。游行的时候主要是催促赶紧选房,大家都有不少人为了这个房子拖着不结婚,不升职,不跳槽,但是政府一直在推诿,从住建部推到信访,又从信访推回住建部。
不过不管怎样,终于在一年后的 2013 年 7 月,大家开开心心的跑去选房了,并且由住建部出具说明,说从此不再审查大家的资格(毕竟过去三年了,要人家一直保持
8.8 万以下的收入在北京生活太难了),大家该干嘛就去干嘛。房子地点在 5 环外,限价 8200,当时我就有些后悔,09 年这个地方商品房可能都不要 8200,我那时候狠心买了,怎么至于买个这么远的房子。
2014 年,又有人通知我去游行,说是政府低效,选房都快一年了,还没有交房。那时候我已经比较疲惫了,为了这个 5 环外的破房子,多少年都过去了还没搞定,但是都选房了,放弃也不甘心,又屁颠屁颠的跑去住建部拉横幅,那时候才知道房子质量太差,验收没有通过,以至于一直没法交房。从这个时点开始,又去游行了大概 5 次左右,终于在 2015 年底交房,从 09 年开始准备材料,到交房,一共整 6 年,房价翻了 3 倍,大家也不敢结婚不敢升职,薅政府的羊毛薅的欲哭无泪。
交房后就租出去了,本以为故事就结束了,没想在业主群里面又在嚷嚷去物业公司游行,说物业太烂了,要求换。物业确实很烂,电梯坏了从来不修理,小区内的垃圾桶臭气熏天,停车位混乱从来不管。但是这次游行我就没去了,确实累了,对这个房子也烦,就想着到 5 年期了赶紧卖了。今年 3 月批的房本,估计要 2022 年 3 月才能卖,从 09 年申请到 22 年才能卖,这笔投资(如果称之为投资的话)做的奇烂无比。
最后说两句,虽然大家都说很多有权有势的买了两限房,但是我觉得大部分还都是普通老百姓,哪个大人物愿意这么折腾弄一个这么糟心的房子,最多可能就是有房子,给子女了,自己再跑来申请两限房想薅政府的羊毛,更多的都是底层百姓,为了一个破房子一家人卡着
8.8 的薪水在北京过了好几年。第二,深刻教训,千万别薅政府羊毛,老老实实凭着自己的努力把住房问题解决了,比薅政府的羊毛有意义多了,薅政府的羊毛,一不小心就跟我这样,感觉自己的腿都被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