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 邢台南和:苏史张村来了不走的工作队长城网 9 月 7 日讯 ( 记者 白根海 杨晓 通讯员 武国栋 ) " 俺以前打零工一年下来还拉着饥荒,是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是扶贫工作队帮助俺建起了蔬菜大棚,俺脱了贫还带动其他贫困户脱了贫,日子越过越红火。" 近日,正在采摘黄瓜装车的南和县贾宋镇苏史张村村民王聚民一脸兴奋的对记者说。
王聚民是苏史张村出了名的贫困户。前几年看到村内一些人靠种植蔬菜脱了贫,也让王聚民眼热很多回。听说南和县里卫计局工作队来村里扶贫,尤其是个子不高的队长豆占华给王聚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感觉到自己的 " 春天 " 要来了。

_邢台南和_苏史张村来了不走的工作队
驻村工作队队长豆占华与蔬菜种植户王聚民查看蔬菜长势。 通讯员供图" 一个蔬菜拱棚补助 6000 元,敢不敢试试?" 豆占华在做王聚民的工作。穷怕了的王聚民咬了咬牙,干!借遍了亲戚朋友,王聚民一下建立了两个拱棚。当年王聚民收入 2.3 万元。去年,王聚民大棚数量增长到 4 个,今年发展到 6 个。王聚民成了村里 " 蔬菜专家 ",还被合作社成员推选为合作社事长。" 豆占华队长可不能走 ",王聚民对记者说。豆占华看着村内 200 多个蔬菜大棚,虽然苏史张村去年脱了贫,但是工作队永远不会走,今年还要打造南和最美的美丽乡村。
2.

_邢台南和_苏史张村来了不走的工作队
苏文山唯一的儿子和爱人同一年因病去世,儿媳远嫁,和唯一的孙女共同生活。苏文山家里东西放在哪里豆占华比苏文山更清楚。有一天豆占华在县里开会没有去苏文山家走访,苏文山找遍了整个村庄。驻村工作队队长豆占华与贫困户苏文山谈心 . 通讯员供图" 孙女和俺吃着低保,打零工每天有 50 到 80 元的收入,俺感觉日子越来越好。" 苏文山掩饰不住喜悦笑容。" 明天孙女就要到县城去上学了,我开车去送她," 豆占华对苏文山说。" 豆伯伯让俺去县城上学,享受‘三免一补’政策,还说有什么事儿记得和他说。俺得好好学习,做像豆伯伯这样的人。" 苏文山孙女苏鑫宝激动地说。

_邢台南和_苏史张村来了不走的工作队
" 去年 7.19 洪水,豆队长 9 天 9 夜和我们一起抗洪救灾,带领我们重建家园才有了今天美好村庄。" 村民周社民指着干净整洁的街道对记者说。"198 户 682 人贫困人口去年已全部脱贫,路通了,街道硬化了,村庄绿了,灯亮了,广场建起来了……这些都离不开卫计局扶贫工作队,我得给豆占华队长记个头功。" 苏史张村支部书记苏献民说。道路硬化 21000 平米,铺设路沿石 1940 平米,便道砖 5600 平米,铺设砂石路 8624 平米,安装变压器 3 台,800 多万专项资金建设 23 个高标准扶贫蔬菜大棚即将投入使用……要以现有蔬菜种植为基础,立足建成采摘、观光、订单为一体的新型果蔬种植园区,打造有机果蔬基地,让更多的村民通过特色产业走上致富之路。豆占华正在与村双委班子和村民代表规划苏史张村未来发展蓝图。美丽乡村今年要借助县打造农业嘉年华美丽乡村连片村机会,建设村民文化礼堂、村民综合文化广场……让苏史张村建设得越来越美,村民生活越来越好。
7.

_邢台南和_苏史张村来了不走的工作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