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

云间故事 | 拨动心弦的松江素园

laozhao 坐标: 154542 目录:/html/

我们找到第素园,是个见人又见物的地方,从钱以同宅的一砖一瓦、一榫一卯中缀拾先人留下的智慧,故而拨动了第六根心弦。观钱以同宅粉墙黛瓦,墙是小青砖砌的,顶是小青瓦盖的。遥想当年,砖在工匠的瓦刀下一削一砌,墙体随吊线笔直而立,尤其是圆弧形的门洞砌法,人工禀赋,令人叫绝。不知道民间为何喜称整天与砖瓦打交道的工匠为 " 泥水匠 "?莫非是砖瓦本质归于土,合了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意愿!

_云间故事___拨动心弦的松江素园

具体说到瓦顶覆盖的传统建筑与水泥平顶房相比,传统瓦顶建筑更具内外在兼容的审美观和人性化。小瓦除了透气性好、散热快外,坡形瓦顶,有很强的立体美感,尤其是房屋檐口垂挂的圆形瓦当上,刻有丰富多彩的文字或图案,不仅对外挑至檐口的椽子起到防护风雨侵蚀作用,而且在建筑整体上起到锦上添花的装饰美化作用,同时留存了宝贵的历史信息。不仅如此,烟雨中的屋顶,还是一道景观,下雨的时候,雨花在一行行小瓦上绽放,乡愁在一道道瓦陇间流淌;因为下的是天落水,所以,无论是在松江颐园还是素园听雨,只要静心倾听,都有宛如天籁之音的感觉。正因如此,上世纪末,为改观松江老城区居民楼平顶房容貌,实施了平改坡工程。

_云间故事___拨动心弦的松江素园

小瓦盖顶还有一个好处,即具有地震来临时的报警功能。通常而言,发生在夜深人静时的地震频率较高。大地震降临前夕,往往会先摇晃几下,随之轰轰隆隆,摄人心魂。小瓦的好处是,一有晃动就会相互碰撞,发出哗啦啦的声响,不像混凝土预制板或现浇结构的水泥顶那样铁板一块,无声无息。如此,则及时唤醒梦中人,从而为大地震来袭赢得了宝贵的撤离时间。如果震兆不明显,来得太突然怎么办?没有关系,老祖宗在房屋木结构设计上早已有了应对之策。

_云间故事___拨动心弦的松江素园

传统建筑在梁柱、斗拱等木构件连接上,均为不用一根钉的榫卯结构。榫是木构件上利用凹凸相接的部分,卯是利用凹凸连接凹进的部分。现代建筑若把承重墙拆掉了,房子会轰然倒塌;砖木结构的老房子就不一样了,它靠梁架立柱承重,是一个榫卯相互攀连、多方向铰接受力的框架式木结构体系。由于木质建材本身富有柔软性,榫卯又具有一定的可拉扯弹性,使处于弹性状态的整个房屋架构如同一张撒开的大网,任你摇来晃去,不会像钢筋水泥建筑材料那样容易折断。所以,除了天翻地覆的特大地震外,震后会看到墙倒梁不倒、屋不塌的神奇场面。故,松江传统建筑风格,尤重上梁仪式,上梁须择吉时,如择河水涨潮时,意为 " 涨财水 ";上梁前要祭拜鲁班祖师,唱 " 抛梁歌 ":脚踏扶梯步步高,手搭廊檐节节高,抛梁馒头抛梁糕……东家常会在两根顶梁大柱子上用红纸贴上一副对联:" 立柱喜逢黄道日,上梁巧遇紫微星。" 由此想到鲁迅先生说过的一句话:"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在鲁迅先生的心中,这些人就是中国的脊梁。所以,能挑大梁的人,就是有理想有担当,能承重负重的人。

_云间故事___拨动心弦的松江素园

七松江解放后,钱以同宅先为地、县机关托儿所。1958 年春,在松江县由江苏省划归上海市管辖的前几个月,地、县机关托儿所迁往苏州,县机关托儿所从九曲弄迁入,直至 1978 年改称机关幼儿园。由此,又拨动了第七根心弦……我总觉得,松江人的怀旧情结和传统情怀尤为深沉和深厚。若问原因,从小相伴老建筑长大大人,不能不说是一个深层缘故。且看,机关幼儿园置于清代钱以同宅内,中山小学校园里立有上海地区存世最早的唐经幢,松江二中的门头是明代建筑云间第一楼。我不知道曾经背着书包穿越弄堂、走进学堂的松江人到底有多少,只知道清晨放飞一群白鸽的风景里,有华亭鹤影、唐幢流云、方塔风铃,鲈乡遗韵;只知道松江老城,是今上海地区唯一的府城;还有佘山大境界,问根广富林,先有松江府,后有上海滩。可见,历史用其岁月的温度和情感,铸就了松江人守护上海之根的心魂。所以,只要说起哪里又在拆老建筑了,松江人就会有 " 话到鲈鱼眼不晴 " 的无尽惆怅;如今更是这样,一句不忘初心,质朴情怀如初,人心所向。

_云间故事___拨动心弦的松江素园

拨动心弦的素园,琴声悠悠。在素园展厅回放的历史画面中可见,明初松江琴派崛起,时有 " 浙操徐(徐和仲)门,江操刘(刘鸿)门 " 的风光。松江琴派的著名琴师刘鸿、张用轸赴南京文华堂并进殿演奏,喜好琴艺的明太祖朱元璋欣赏后龙心大悦,十分推崇松江琴派,明初中国三大琴家中,刘鸿、张用轸是其中的两位。至晚明,松江擅长琴艺的佼佼者层出不穷,徐霖、何良俊、董其昌、陈继儒、施绍莘皆有深厚的古琴功底,而林有麟的一本《青莲舫琴雅》,更让世人对松江琴派刮目相看。"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时下,素园又复古琴绝响。2014 年,随着上海古琴研究会松江分会和素园琴馆在钱以同宅揭牌,一座空关多年的古宅大院又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_云间故事___拨动心弦的松江素园

"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第一批喜欢古琴艺术的同学们来了,他们来自松江中山小学。两年下来,在素园琴馆接受上海音乐学院老师辅导的小琴手,个个功底扎实,成绩优异,已连续两年应邀赴北京录制少儿春晚节目。2015 年,素园琴馆再度与中山小学合作,结合语文教材内容,开设 " 高山流水 " 教学体验课。师生共聚素园,听故事,看视频,朗读课文,欣赏古琴,身临其境,意犹未尽。师生们反映,素园古朴的环境,本身就营造了一种良好的教学语境,有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消化。

_云间故事___拨动心弦的松江素园

教学过程中,老师欣喜地发现,的作文里、诗歌中,有了素园的记述,有了对松江老建筑且叹且歌的动情抒怀。由此感叹,传统家园离我们并不遥远,心弦拨动在回家的路上,每一步都是走近,尤其是们来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就有行走于当下并走向未来的希望。于是,我的心弦与古琴七弦共振共鸣,回荡在素园的那片历史天空!最新 云间故事 | 拨动心弦的松江素园可以看看这篇名叫网友小明说可以帮我强开花呗、借呗诶支付宝蚂蚁庄园小课堂问题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 云间故事 | 拨动心弦的松江素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