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找到第 外国网友都被这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震惊了:



慢镜头下跳跃的水珠,美到让人想拿去当屏保。





外国网友惊叹于中国人的创造力,想买的心蠢蠢欲动……



这回,面对兴奋的歪果仁,中国网友算是栽了:我一个中国人都不知道这玩意儿是啥啊,再也不能嘲笑老外 " 大惊小怪 " 了……



其实,这个盆并不叫 " 喷射盆 ",而是 " 鱼洗 ",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器皿,自古便是王公贵族的玩物。" 洗 " 在中国古代是 " 盆 " 的意思,盆底装饰四鱼纹的,叫 " 鱼洗 ";

盆底装饰两龙纹的,叫 " 龙洗 "。

目前发现的鱼洗和龙洗都是传世之作,最早是在明代。但根据文献推论,这种器物在先秦时期已被普遍使用,而能喷水的铜质鱼洗,最晚应该出现在北宋。北宋何薳(yu ǎ n)《春渚纪闻》中记载,公元 946 年,晋初帝向辽太宗投降时,献上了一个瓷盆,盆的底部画有两条鲤鱼,盆中装满水时,鱼便跳跃如生。鱼当然是不可能活的,但是如果摩擦盆的双耳,盆里喷出水花,就像鱼在跳跃一般了。

何薳写道:" 至今句容(今南京、扬州一带)人铸铜为洗,名双鱼者,用其遗制也 "。也就是说,在他写书的时候(11 世纪初),就已经有了铜制的洗。

那么,鱼洗和龙洗,为什么会让水 " 沸腾 " 呢?这其实是物理学上的共振原理。手快速而有节奏地摩擦盆边两耳,产生了振源,振波在水中传播,互相干扰,振波和反射波叠加起来,就形成了二维柱波,从而使盆里的水 " 沸腾 " 起来。同时,盆体的高频震动,也会产生嗡鸣声。

波浪最大的地方,也就是盆壁震动幅度最大的地方,称为波腹。波腹处盆壁的微幅高频震动,使得盆壁拍击水面,形成水花。古人将鱼嘴刻画在波腹处,浪花就好像从鱼嘴中喷出一般。

这种游戏实际上和盆的均匀度、手的张弛度有关。盆体必须是薄而均匀的,盆边的双耳也必须是平衡、均匀的。操作前,一定要将手心的油脂洗掉,才能形成较大的摩擦力。如果双手松弛的、反向摩擦双耳,则震动频率每秒可达 100 次,出现四个点的跳水现象。而如果双手紧绷、同向摩擦,且增大摩擦的力气和频率,则可能产生
6、
8、
10、
12、14 个跳水点,震动的频率也会达到每秒数百次甚至上千次。

鱼洗的出现,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制器技术,已经达到了非常高超的水平。现在,这一旧时王谢堂前的玩物,已经飞入了寻常百姓家。古玩市场上有很多仿制的鱼洗和龙洗,某宝上也能淘到,一般价格在一两百块左右。

在中国的一些景点,也有这样的现象:游客可以花一块钱玩一次鱼洗或龙洗。

外国人更是对鱼洗充满了兴趣,各种拍视频大呼神奇、酷炫;

甚至将之称为 " 魔力之碗 "。

网友:中国古人的智慧,真是令人惊叹啊!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 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最新 这个被外国网友称为“黑魔法”的中国铜盆 你认识吗?可以看看这篇名叫 大赤包和小马泡,你认识吗?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 这个被外国网友称为“黑魔法”的中国铜盆 你认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