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找到第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花脸雪糕: 花脸雪糕?别闹了!南京冷饮进化史其实是这样的!大热天金小妹想说说南京冷饮但愿这条微信不会暴露金小妹的年龄 ……又要说花脸雪糕?NONONO因为花脸雪糕出现时已经属于南京冷饮市场后来的事情了今天的冷饮要从桔子冰棒 4 分钱一根开始说起 ……

南京冷饮界的四大天王赤豆、奶油、桔子、可可以前南京冷饮最早是硬时代,因为市场上只有马头冰棒,冰棒口感是硬硬的,所以金小妹称它是硬时代。当时马头冰棒最少有四种:桔子冰棒、赤豆冰棒、奶油冰棒、可可冰棒。其中桔子冰棒最便宜,4 分钱一根。赤豆和奶油是 5 分钱一根,可可冰棒大概就是现在的巧克力冰棒,也最贵,要 6 分钱一根。

据老人说还有一种酸梅汤冰棒,只要 3 分钱,不过这个金小妹还真没亲口尝过,也没见过。当然还有一种更便宜的冷饮,冰水 …… 只要 2 分钱一桶

那时候大家都没有冰箱,金小妹小时候就常拎着家里的保温水瓶,到山西路的丁家桥菜场打冰水,冰水实际就是冷藏过的开水,回来用桔子粉一冲,一杯冰镇桔子水就诞生了,真的不要太爽口!

还记得这个木箱么,被小贩掀起时,往外冒的奇妙白气,在当时的金小妹看来,简直就是仙气飘飘。冰棒吃完的小棍千万别浪费,攒着很久男孩子还能用牛皮筋做出一根冰棍来。

顺便科普马头牌历史:" 马头牌 " 品牌 1947 年由创始人马燮庆创立,他收购了当时的鼓楼制冰厂。随后南京玲玲即制冷食厂正式挂牌营业,产品注册为 " 马头牌 "。有趣的是,马头这牌子和动物没关系," 马 " 取自姓氏," 头 " 则表示第一个产品。当时,能享受得起 " 马头牌 " 的,多为达官贵人。那时的马头冷饮比现在的哈根、DQ 什么的可要尊贵多了。
而现在的马头牌冰棒在市面上已经找不到了,在南京,只有食朝汇餐厅还可以尝到从硬到软还记得湖南路的白天鹅西餐厅吗后来,随着工艺的发展,大概在 80 年代初期,南京冷饮市场终于出现了新品种:雪糕和冰砖。南京的冷饮口感也正式从硬时代进入软时代 ……小冰砖和雪糕在当时都是一毛二一个,还有一种大冰砖好像是两毛一块,都只有一种口味,冰砖都是奶油味的,雪糕是可可味的。

不过金小妹记得在湖南路还是一条小路时,那里有一家 " 白天鹅西餐厅 "",餐厅窗口独家售卖一种豆奶口味的雪糕,而且价格超便宜,只要一毛钱。比市面上所有雪糕都便宜两分,口味很赞,真是让人难忘。

这里纠正一下,现在大多数公众号里传播的冰砖图,都是上海的光明冰砖,而这些都是后期进入南京冷饮市场的外地产品早期咱们南京的冷饮界,绝对都是马头牌一家独大的。另外,金小妹还记得还有一种小圆筒,用小木勺挖的冰激凌,应该是南京市场上出现的最早的冰激凌了,盒子上还有一个小雪人,好像是紫金山牌。

实在找不到这个小冰激凌的图,只找到了勺子 …… 凑合着回忆吧那个小冰激凌的价格也是一毛二,纯真奶味口感,绝对秒杀如今冷饮市场上的各种大牌。从软时代到喝时代电影院门口诱人的冷饮机雪糕时代之后,南京街头开始出现了冰镇冷饮机,它们纷纷出现在电影院门口,百货商场门口,最开始是一毛钱一杯,不管是桔子冰水还是冰镇酸梅汤,都是超级爽口。

后来随着可口可乐进入南京,这种冲调的冷饮机开始被汽水机们代替,不过那时候,价格大概已经涨到了 1 元一杯,现在你去电影院也能看到这些汽水机。再后来,就是 80 年代末期到 90 年代,各种外来品牌品种进入南京市场,再然后你们应该从其他公众号早就看过下面这些 Ctrl+C,Ctrl+V 的冷饮了:盐水冰棒

滚雪球

粽子棒冰

七个小矮人


大脚板

雪宝

雪碧冰块

绿舌头

旺仔碎碎冰

雀巢牛奶棒


冷狗

脆皮雪糕

光明冰砖

三色杯

千层雪

火炬

可爱多

后 记后来,无论有多少种冷饮走进我们的生活,金小妹只是记得,在那样一个没有空调,没有冰箱的夏天,那根马头牌冰棍才是南京人夏天最甜蜜的清凉。图片来源:网络文字原创:吃货金小妹(jlwbjxm)(编辑 陈海静)最新花脸雪糕: 花脸雪糕?别闹了!南京冷饮进化史其实是这样的!可以看看这篇名叫花脸雪糕: 花脸雪糕?别闹了!南京冷饮进化史其实是这样的!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花脸雪糕: 花脸雪糕?别闹了!南京冷饮进化史其实是这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