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找到第华为营收 52
15.74 亿,税后净利润只有 3
70.52 亿,税后净利润占营收
7.1%,与我们印象中的高科技公司有一定的差距。如果算利润增长率就更尴尬了,只比去年增长了
0.38%,可以说几乎就没有增长。为什么?

华为缴纳的税比税后净利润的
1.82 倍还多,而没有上市的华为也缺乏缴纳的各种税占比的详细资料。但由于华为纳税额与税前净利润比例比我国关于所得税的缴纳的最高税率还高得太多,加上国家对于信息电子产业持扶植态度,华为的所得税并不是按最高税率收取。结合华为的三家子公司曾同时排入过深圳增值税纳税额的前十名,部分网友认为华为主要缴纳的是增值税的说法是可信的。那华为为什么要交那么多的增值税呢?
结论与华为的技术实力无关,但是还是会让部分 " 花粉 " 尴尬一下。因为如果华为纳税真的以增值税为主,而且那么多的话,其实说明华为的主要业务在中国。国税局官网关于增值税的普及知识中指出增值税主要征收对象是 " 凡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或者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都是增值税的纳税人 ",当然部分出口商品还是会征收增值税,不过除了矿石等工业原料外都能享受到国家鼓励出口的税收优惠和出口退税。所以华为在国外销售手机和通信器材在国内缴纳的税额比在国内销售时小的多,增值税则更少。华为如果增值税和其他税在国内缴纳的如此之多,恰恰说明华为的主要市场还是国内,尤其是利润还是主要源自国内。
这样的判断也能和华为公布的年报互相印证,根据其年报,华为的营收
45.3% 发生在境内,亚太其他的地区额外还占
12.9%,美州(还包括加拿大等)的占
8.5%。欧洲中东与非洲合计也只占 30%。网络上说华为 70% 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来自欧洲和美国,得不到工商联的报告支持,也与华为年报不符。可能只是华为某个部门的情况,也可能是溢美之词。

(图片来自华为官方微信)如果华为缴纳的增值税占比大,那么华为的税收多也就好解释了,因为华为的营收比较大嘛。但问题是为何华为的利润率却没那么高,利润增长率则更低。这其实与国际大环境有关。整体来看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业就进入了调整期。其他的通信巨头如爱立信的营收从 294 亿美元下降到 246 亿美元,国内的中兴从 154 美元下降到 146 亿美元。华为作为通信行业的领头羊也不能不受到影响,虽然利润没有涨,但营收折合 751 亿美元,比去年 608 亿美元大有增长也算是难能可贵了。
在国内,报告中除了联想控股(不是联想集团)利润率大涨 1
14.49% 外,其他计算机与通信电子设备制造商利润率也增长有限。由于腾讯和阿里不参与排名,BAT 中只有百度参与了这次排名调查,而百度的利润率更是下降了
64.25%,因此华为虽然利润没增长,但并不能证明缺乏市场活力。华为利润增长率最近很低的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华为加大了关于研发的投入,华为的研发人员占公司总数的 45%,2016 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
14.6%,为 764 亿元。工商联报告显示华为的资产总额也有相当的增加,增加额在 712 亿元,与其年报中研发投入的数字相当接近。

根据华为的年报我们可以看出最近几年华为的研发投入一直是以加速的姿态进行的,在 5G 标准的争夺和专利布局中我们也看到了华为的科技能量。华为的研发是为了长远的将来业内地位而进行布局,很难获取超额利润。因为通信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社会保障的一部分,不可能完全根据网速而定价。5G 比 4G 技术提高的性能倍数肯定会远远高于通信器材价格的增长幅度。但是华为的布局将在未来提高其在业内的地位,获得持续的增长。
观察华为的经济数据,可以发现高技术领域的很多一般规律,比如总资产与营收以小搏大的 " 高回报性 ",高科技有可能卖白菜价的 " 高风险性 ",持续创新的 " 高投入性 ",也才更能了解一个更真实的华为。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 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