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

京东和苏宁易购哪个好

505 坐标: 161710 目录:/jing/

我们找到第上面讲到京东通过自营保证了货物品质,通过自建物流提升了用户体验,通过与淘宝的差异化竞争逐渐壮大,成为了国内唯一有资格在电商领域挑战阿里的玩家。平台做大了,引入第三方卖家也是理所当然,但是随着良莠不齐的卖家的涌入,这会在某种程度上损害京东已经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来的口碑。刘强东也多次坦言,第三方产品品质问题是其最担心的问题,一直都是胆战心惊。 而消费者在京东上购物时,都会特别关注商品是否是京东自营,很多人都是非京东自营不买。 这就是京东面临的两难,到底是坚持自营为主以保障用户体验,还是逐渐淡化自营转向第三方卖家为主的 marketplace。

京东的年报里的数字也能反映出这种纠结:

京东和苏宁易购哪个好

京东的收入主要就两块,一块自营卖货,另一块是 services and others。年报里对于 services and others 的描述:Net revenues from services and others primarily consist of commissions earned from third-party sellers for sales made through our online marketplace and service fees we charge them for value-added fulfillment or other services we provide upon their request. Currently, we recognize revenues from the thirdparty sellers on a net basis as we may not always be the primary obligor, we do not he general inventory risk and we do not he latitude to establish prices for them. In addition, net revenues from services and others also include fees we earn by selling advertisements on our websites and transaction fees from processing transactions for our online payment service customers, typically e-commerce companies.

翻译成中文就是这么几块:


1. 第三方交易佣金
2. 仓储配送服务。 类似于亚马逊的 FBA,第三方卖家可以选择将货先发到京东的仓库,由京东来完成打包出仓以及最后的配送环节。
3. 广告
4. 交易处理费用。这个没太搞清具体是什么下表是自营业务和第三方卖家服务收入的历年增长率: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Q2自营业务增长率 66% 62% 55% 42% 42%

卖家服务费增长率 122% 178% 110% 65% 52%可以看出,第三方卖家服务费在 2013-2015 年三年时间里有了一个迅猛的发展,但是从 2016 年开始这个增长率下了一个大台阶,已经回落到了和自营业务同一水平的增速。从下图的自营和第三方 GMV 占比来看,也清晰的反映出了这一个趋势,第三方占比在 15 年攀升至 44% 后,16 年又回落到了


42.5%,在最新的 Q2 季报中,但三方占比继续小幅回落到
41.9%

京东和苏宁易购哪个好

从这些数据变化能看出,京东对第三方业务的态度似乎在过去的几年里经历了一些变化:在大力发展了三年第三方业务后,京东在最近两年似乎又加强了对自营业务的倾斜。而在京东的网站上所有自营的商品都醒目的打上了 " 自营 " 的标签,方便用户识别。从这一点就能看出,京东还是在把自营当作是一种差异化的竞争点。我个人认为从长远来看,京东还是应该淡化 " 自营 " 的标签,从消费者的角度,比如我在网上买一个空调,品牌(质量),价格和配送服务是重要的考虑因素,这个和是不是平台自营没有什么关系。而在京东的平台上,京东却在用 " 自营 " 为这三点背书。

这一点上,亚马逊的做法相对来说更合理些。在亚马逊的平台上,用户最关注的标签是 "Prime",因为 "Prime" 商品可以享受会员的各种优惠,比如免邮和折扣。但是,第三方卖家的商品只要使用 FBA 服务,再满足平台对商品质量的一些指标就可以加入到 "Prime" 商品列表中。所以在亚马逊的平台上,用户是分辨不出某一商品是不是亚马逊自营的,"Prime" 标识就是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基本保证。

亚马逊上另外一个重要的标签就是 FBA,如果一件商品是由亚马逊来负责配送的,这意味着配送时间上有保证,也会增加用户购买这种商品的概率。这点上,京东也是一样的,在 APP 上可以用 " 京东 " 配送来对商品进行过滤。我估计京东现在的战略还是以追求用户和 GMV 增长为主,盈利不是首要考量的事。所以,京东二季报出来后的股价调整的原因无非是这么几条:1,前期涨太多了;2,过份乐观的投资者又一次被提醒京东短期内都不会怎么盈利这一事实,3, GMV 被天猫比下去了

我丝毫不怀疑京东的 GMV 和用户规模还能快速增长,但阿里实在是一个太强大的对手,不仅规模更大,生态体系更完善,而且还有源源不断的现金作为弹。现在来看,阿里已经不能阻挡京东的做大,但马云不会轻易让刘强东赚到钱,这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今日话题$ 阿里巴巴 ( BABA ) $ $ 京东 ( JD ) $ $ 亚马逊 ( AMZN ) $本话题在雪球有 10 条讨论,点击查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