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找到第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明朝锦衣卫: 来自湖南的“锦衣卫”世家 守护明朝皇帝秘密六百年说起锦衣卫,大家一定不陌生,这是明朝一支让人闻风丧胆的秘密队伍,身着莽服飞鱼服,手拿绣春刀,执掌生杀大权,在明朝中期,更是地位空前,可以说是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关于锦衣卫的形象,很多影视剧里曾有塑造,那么真正的锦衣卫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您又知不知道在我们湖南,也有这么一个曾显赫一时的锦衣卫世家,最近更是在这锦衣卫之乡发现了不少明代秘宝。

骆铭孙村,位于湖南永州市新田县金盆镇,村子始建于公元 950 年,村内至今仍保存有明清以前的建筑三十余栋,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十一处。相传自明万历年起,村中前后共出现过四位锦衣总宪,是远近闻名的锦衣卫之乡。


这位头发有些许花白的老人名叫骆智生,是骆家第三十四代传人,也是现在骆铭孙村的村支书,为了证实锦衣卫之乡的传说,骆智生拿出了尘封已久的族谱。

骆家族谱记载,骆家七世祖骆以诚是明太祖朱元璋手下的一员大将,曾随朱元璋征战南北,立下汗马功劳,自明朝开创以来,骆以诚的后人世代在朝中为官,至骆家十世祖骆安手中时,已经官至锦衣总宪,也就是锦衣卫最高统领,食邑千户,至骆家十二世祖骆思恭时,则已官至太子太保,兼任锦衣总宪一职。那么凭借族谱上这些记载的文字就能证明这骆铭孙村是锦衣卫之乡吗?骆智生告诉记者,村子里还有很多明代御赐的宝物。


经湖南省文物局文史专家的鉴定,这块 " 锦衣总宪 " 的牌匾,确实出自明代万历年间,属于国家亟待修复保护的文物。然而这样的明代文物在骆铭孙村并不少见。


在这座京都上湖南会馆的门牌上,烫金书写着 " 楚南望族 " 四个大字,和之前的 " 锦衣总宪 " 牌匾一样,都是明代的珍稀文物,价值不菲。





在现如今的影视作品中,锦衣卫,大多都有绝世武功,替帝王执行着秘密任务。从永州新田县骆铭孙村里发现的文物来看,传言中锦衣卫之乡的说法,所言非虚,那么如今,六百年的时间过去了,祖上的锦衣总宪们对后来说又有着怎样影响呢? 六百年的时间过去了," 锦衣卫 " 已成历史烟云,但在骆龙武,骆智生等骆家后人身上,尚武强身的传统,丝毫没有松懈。外人看来,骆家后人如此崇尚武力,强健体魄,为的是对祖上锦衣总宪光荣称号的继承,但骆智生知道,他们时刻铭记自己锦衣卫后人的身份,是要守住一个隐藏了几百年的秘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