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贫铀装甲:99A 能击穿贫铀装甲?专家说小意思

2015 年 9 月 3 日的 " 抗战胜利 70 周年 " 大阅兵上,受阅突击方队领头车便是 ZTZ-99A 式主战坦克。根据英国《简氏防务年鉴》的数据,该车全车长
7.7 米,全宽
3.5 米,全高
2.25 米,战斗全重约 55 吨,成员 3 人,主武器为一门 125mm 滑膛炮,动力系统为 1500 马力新型柴油发动机;最大公路时速为 80 公里 / 小时,最大越野时速为 60 公里 / 小时。据推测其最大作战行程为 500 公里。不同于常规坦克,99 式坦克独门配备了可干扰敌军激光观瞄系统和激光制导反坦克导弹的大功率激光压制系统。

99 系列坦克首次公开亮相是在 1999 年的 " 世纪大阅兵 " 上。从 1999 年到 2015 年的这 15 年间,99 系列先后有多种改进型出现,而外界也对每种改进型的称呼大相径庭。本文将采用 " 期 " 作为 99 式主战坦克改进型号的分划单位,简要为您梳理一下 99 式坦克出现至今的四种主要型号。图为 99 基础型外形示意图。

99 基础型和世纪大阅兵型在外观上别无两样,如图所示,99 基础型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炮塔顶部的弧形顶盖,这部分实际为冲压制造,而非多数文献中一概而论的焊接式炮塔。就该型号而言,其炮塔上真正采用焊接工艺的实际上是两块模块化主装甲,全炮塔除顶盖外其余部分皆铸造而成。炮塔后方的早期观瞄压制系统及配套的激光探头便是 99 基础型的一个重要特点,该套系统可干扰敌军的激光观瞄系统和激光制导反坦克导弹,大幅增强了 99 式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图为 99 基础型坦克。

99 基础型的实车演习图,从这一角度可以很清楚的看到 99 基础型另一个辨识依据,车首上的 V 型防浪板,考量为在泅渡时可阻挡水波倒灌进驾驶舱而干扰行车,而非为加强首上装甲。

相较于 99 基础型,很快出现的 99 一期改进型并未有脱胎换骨的改进,只是在炮塔侧面储物栏和炮塔正面主装甲带,车体首上增添了复合装甲块,以增加其防护性能。而车体主体结构则承袭 99 基础型,故炮塔上的冲压弧形顶盖特征保留。

99 一期改进型正面实车图,可以看到为了安装附加装甲,首上的 V 型防浪板取消,而主装甲带和炮塔储物栏加挂了附加装甲后,使得整车显得厚实不少。另外炮长后的观瞄压制系统和车长前的独立式全周潜望镜也袭承了 99 基础型的设计。

99 一期改进型只能视为对 99 基础型的初步改进,在进一步改进中主要体现便是炮塔的变化。弧形冲压顶盖被焊接平板顶盖取带标志着炮塔制造中焊接结构的比重加大,使得炮塔进一步结构优化,防御性能提高。除此之外,炮塔储物篮所挂载的附加装甲形状也从矩形变成了更符合炮塔侧面投影的梯形,增大防护面积。正面主装甲块也进一步优化外形,使得 99 二期改进型显得更为干练。防御力和战场生存能力进一步提高。

09 年建国 60 周年大阅兵上出现的数码迷彩 99 二期改进型,其采用和 99 基本型类似的长底盘,特征为负重轮排列方式为 2,1,1,2 式。主要改进集中在炮塔上。这一型号也一度被错认为 99A 型,直到 2015 年 9 月 3 号的来临。

99 三期改进型在 " 抗战胜利 70 周年 " 大阅兵中作为装甲方阵的核心公开亮相,官方也正式确立了其 99A 型的称呼,从炮塔上主动防御系统的变化到车体长度的明显缩短,后部发动机舱的增厚和更为紧凑的负重轮排列方式,重新设计的主装甲带和新式挂胶履带,小型化后的新式主动防御系统。99A 型和先前的 99 改进型有着截然不同的观感,更不用提内在火控和电子系统的提升。

俯拍角度的 99A 型,可以明显看出和之前的三款 99 型号只存在继承性而没有太多的相同点,且在后部增设的发动机散热口毫无疑问的确定了 99A 换装了 1500 马力的新式发动机,比起 99 基本型在火力机动防御三项核心指标上皆有质的飞跃。

精选一张 99 二期型,99A,和国产新型轻坦侧视图直接比细节差异。本图最下方的新式轻型坦克采用了大量 99A 型的成熟技术,更有着可自由调节悬挂高度的液气悬挂作为其标志型特征,据西方媒体报道,该款坦克战斗全重 35 吨,相较于战斗全重约 55 吨的 99A 式而言,未来可快速由大型运输机部署到热点冲突地区成为其最突出的优势。

有人说过,每一种武器都有其 " 宿敌 " 存在。而 99A 的 " 宿敌 " 无疑是大洋彼岸的 M1A2 坦克,有着后发优势的 99A 也许能在技术上追平 M1A2,但是其作战效能如何?仍还需要像 M1A2 一样经过实战检验才能见真章。采用了贫铀复合装甲,战斗全重高达 62 吨的 M1A2 对约 55 吨的 99A 几乎有着天然的防御优势,而臧克茂院士(现任中国装甲兵工程学院教授,坦克电气自动化专家)也说过 99A 的 125 毫米滑膛炮采用国产特种合金弹能在 2000 米上击穿 1000mm 以上的装甲,至于这两者究竟谁更胜一筹?那只有等狭路相逢之时的兵戈相击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