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于今东蒙、辽西的契丹人视青牛白马为部族图腾,但在契丹故土却不见有关青牛白马的任何历史遗存,反而是远在万里之外的云南保山施甸县发现了一幅世代相传的 " 青牛白马图 "。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契丹后人蒋家云珍藏的《勐板蒋氏家谱》道明了原委:" 蒋氏祖先姓耶律氏,名阿保机,创建辽朝,为金所灭。后裔以阿为姓,又改为莽。在元初,随蒙古军南征有功,授武略将军之职。明朝洪武年间,因麓川平缅叛有功,分授长官司,并世袭土职。后又经历数代,改为蒋姓。"
据前些年由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云南民族研究所联合发布的消息可知,在距我国北方万里之外的南部边陲云南省施甸县和保山、临沧、大理、德宏、西双版纳等地乃至泰国、缅甸等周边国家,生活着 20 余万契丹后裔,特别是在怒江东岸的施甸县,契丹后人分布最为集中,达 9 万人,约占目前施甸人口的 26%。那幅神秘的 " 青牛白马图 " 的最后一位传承人与见证人,是家住云南瑞丽、而今年过八旬的蒋文智老人,因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八,人们习惯称他 " 八公 "。八公的老家在施甸县一个叫 " 长官司 " 的村子里,每年清明将至,他都会回来,他是云南契丹后裔中的 " 老辈子 "。

青牛白马__“青牛白马图”成解读大辽神奇密码本
蒋文智表示,云南契丹后裔的始祖是元代万户阿苏鲁。阿苏鲁于明洪武十七年归附朝廷,洪武十八年,任施甸县长官司正长官。长官司建于元代,当时,朝廷派阿苏鲁带兵进驻云南,抵抗外敌入侵,入住长官司上院,封为 " 十八土司头人 ",设置两个兵站。从第一任长官司长官阿苏鲁起,就有一幅神秘的 " 青牛白马图 " 和一首诗,平日珍藏府中秘而不宣,只有长子传人才能凭图继承父位,传图的仪式神秘而郑重。几百年后,物换星移,土司制度早已消亡,而传承仍在延续,蒋文智是最后一位秘图继承人。" 我爹叫蒋连举。他重病在身,自感去日无多,便在病榻前将历代老祖宗留下的信物交我保管。他当着我的面一层层地打开一个大布包。第一层的黄布已变成黑布了,里边又有一层青布,最里边有一层约 20 公分的叠折的东西。我父亲拿着它对我说,这就是我们的老祖宗从辽东,一代一代带到云南的‘青牛白马图’。" 回忆当年的传图场景,蒋文智历历在目。
这幅图曾挂在施甸县木瓜榔村祖祠的墙壁上,画面以白描的手法勾勒出契丹木叶山的环境,几棵典型的东北塔松做背景,天上日月交辉,象征天助契丹夺得江山;地上流淌的是今辽宁与内蒙古交界处的潢河与土河,预示祥瑞遇水必兴大业,这表明契丹文化受中原周易文化影响很深。图中骑白马的男子据传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骑青牛的女子为地凤皇母,二人在木叶山下的潢水之滨相遇相恋,结为夫妻,而后创立了一个强大的中国北方政权:大辽国。长官司历代长官都很珍视这幅图,说这是从太祖阿保机传下来的珍品,更是施甸这一支契丹后人属正统皇族的历史见证。

青牛白马__“青牛白马图”成解读大辽神奇密码本
挂有青牛白马图的木瓜榔耶律宗祠,房子的建筑与周围的建筑风格相差很大,大门上赫然写着 " 耶律 " 二字,大门对联写着 " 耶律庭前千株树,莽蒋祠内一堂春。" 宗祠内的祖宗牌位显示,这是来自辽上京历代先祖的灵位,旁边供奉着大辽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坐像。这座祖祠与供奉的灵位存在几百年了,每一代子孙后人来这里都要论家门排辈分,从明朝初年到二十世纪末,传承有序,清清楚楚。家住施甸县甸阳镇大竹蓬村的蒋良中老人今年 70 岁,他说从阿苏鲁算起,到他这代是 28 代;若从辽太祖算起,到他这代已是 49 代了。谈到 " 青牛白马图 ",蒋良中说 " 青牛白马图 " 的材质是一张牛皮,后传给他大伯,即八公蒋文智,开始蒋文智不要,后来接受了。遗憾的是,此图后来送到昆明鉴定,携带者回来坐大客,连人带图落入江中,尸体七天后才找到,而那幅 " 青牛白马图 " 则彻底消失,杳无音讯了。
辽史学家冯永谦先生表示,云南契丹后裔的民族属性毋庸置疑,但那幅 " 青牛白马图 " 究竟是从辽代传下的,还是后人追思先祖于元代补画的?因无实物对证,其真实年代也就成了永久的秘密了。

青牛白马__“青牛白马图”成解读大辽神奇密码本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主任记者 张松图片、学术支持:辽宁省博物馆
青牛白马__“青牛白马图”成解读大辽神奇密码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