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正在迅速涌入这个看似很公益的市场,包括腾讯、小米等互联网巨头及 IDG、中科招商等投资巨头都已 " 下注 " 这一领域。那他们看中的是什么呢?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近日投资了一个刚刚开始运营的互助平台——大树互助,在总结其投资思路时,中投总裁王一军称有三点考虑:一是相互保险是国际传统、主流的保险组织形式,覆盖人群广,市场份额占比高,有非常常熟的模式,而我国还刚刚开始探索;

人人互助__“人人为我_我为人人”的理想_真的能靠网络互助实
二是网络互助保障能够切实解决社保体系解决不了的问题,有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三是看好互联网渠道迅速聚集用户的能力。总而言之,市场和用户才是风投们押注网络互助的关键因素。而汇集大量用户之后,实现关于社群经济的构想才是创业者们的未来目标。
人人互助__“人人为我_我为人人”的理想_真的能靠网络互助实
社群经济的实现来源于不同特点的人群的汇集和区隔,网路互助的特性正有利于这一过程的实现。虽然不再是保险行业的玩法,但在某些具体操作上,天然具有保障色彩的互助平台仍然需要借鉴传统保险的经验。按照保险学的风险同质原则,保险人承保的同一类业务中,不同保险标的在风险性质上要基本相同。举个例子,若青壮年与老年人同在一个互助社群内部,两类人的患癌风险显然不相匹配。因此,同一个互助社群内的各成员,其自身携带的风险大小要基本相同,即只有相同特征的人群才能组建网络社群。

人人互助__“人人为我_我为人人”的理想_真的能靠网络互助实
由此,互助平台们推出了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行业人群等的各种互助产品,平台也就进而实现了不同社群的区隔。到了这一步,不论是投放精准广告,还是适合该人群的增值服务,互助平台就拥有了一定的盈利空间。众托帮创始人兼 CEO 乔克向钛媒体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以癌症领域的互助产品为例,由于参与该计划的人对于身体健康普遍较为重视,平台未来则可以对应健康管理、医疗陪护、海外陪护等方面的服务。"无论网络互助未来盈利如何,其当下的火热折射出的是保险行业的尴尬地位。构成主要保障体系的商保与医保尚无法满足大部分人的保障需求,加之国内保险行业长期存在的保险贵、销售误导、理赔难等问题,行业整体口碑不佳,这一切都为互助平台的野蛮生长了土壤。眼下,多数互助平台的用户还尚在 180 天的观察期内,而对于整个网络互助行业来说,同样还在忍受 " 观察期 " 的煎熬。这个也许充满着希望的行业能否真正为社会创造价值,依旧考验着网络互助的探路者们。

人人互助__“人人为我_我为人人”的理想_真的能靠网络互助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