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找到第今年 6 月,历德在美国开设了 10 家实体门店。美国科技媒体 Business Insider 发现,初来乍到的历德似乎已经在美国拥有了一批忠实粉丝。在历德弗吉尼亚门店开业当天,超过百名美国消费者在早上 7 点前就在店门口排起了长队。店内商品绝大部分都是历德的自有品牌,在性价比上有很强的竞争力。

早上七点之前,就有数百名美国消费者等待历德新门店开业三个月后,历德宣布进军中国市场。不过这一回,以线下实体门店起家的历德却没有直接铺设实体店,而是在天猫国际开了一家品牌官方直营的旗舰店。2006 年,历德在香港成立了亚洲分公司,主要负责在亚洲挑选优质供应商,并将生产出的商品运回欧洲市场销售。不过,历德亚洲团队还有另一个 " 隐秘 " 的任务,就是通过实地调研考察,为历德制定出进军中国市场的策略。
跑遍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后,历德发现,与欧美零售业态相比,中国市场的 " 画风 " 截然不同。尽管欧美实体零售不太景气,但实体零售业发展远超电商;但在中国,电商崛起之时,传统零售业还处于欠发达状态,完善的物流、支付体系让中国消费者更喜欢在网上搞定一切消费。一番权衡之后,历德最终决定,通过跨境电商进入中国市场。
" 要来中国,就不可能错过天猫。" Maarten-Jan Koster 表示,这是历德第一次以 " 纯电商 " 的模式进入一个新市场,也是历德第一次与第三方电商平台合作。天猫高达 5 亿的月活用户,以及一系列完善的支付、物流、大数据处理等一系列阿里生态工具,都是历德与之合作的原因。Maarten-Jan Koster 坦言,历德愿意用一个开放的心态与天猫国际紧密交流和学习,找到长期发展的方向。

Lidl 历德天猫国际旗舰店实际上,历德入驻天猫国际不仅是一个理智的抉择,也顺应了整体零售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上世纪 90 年代初,沃尔玛、家乐福等国际商超品牌,主要通过铺设线下卖场在中国快速扩张。但十几年后,追求便捷和效率的中国消费者,开始倒向小型便利店和电商平台。这也让传统大卖场不得不 " 自我革命 ",一边试水电商,一边 " 减肥瘦身 " 向社区超市转型。
而从 2014 年开始,多项跨境电商红利政策出台,国际品牌也灵活地调整了战略,纷纷通过跨境电商进入中国市场。其中,Costco 或许是最有代表性,也最为成功的国际零售品牌之一。早在 1999 年,Costco 就在北京设立团队,但在调研了中国零售市场之后,Costco 对在大陆开设实体门店一直十分谨慎,最终 Costco 在中国市场门外徘徊了 15 年。2014 年,Costco 和阿里巴巴进行了一次接触后,只用 5 个月便作出了在天猫国际上开设旗舰店的决定。
在天猫国际的三年,Costco 战绩卓越。凭借精准选品和平价策略,Costco 已经连续三年,登上了变化剧烈的双 11 国际商家 Top10 榜单。其自营品牌 Kirkland 迅速在中国打开了局面,对很多中国消费者来说,在天猫国际上购买的第一罐 Kirkland 坚果,开启了真正了解 Costco 的大门。三年后,借助在天猫国际积累的实战经验,Costco 的中国战略也终于成型。9 月 13 日,Costco 宣布第二家天猫店正式开业,而据接近 Costco 的消息人士透露,Costco 还将在不久的将来在上海开设大陆首家实体门店。今年 6 月,亚马逊宣布收购美国全食超市的举动,在美国传统零售界引起强大震动。而在中国,Costco 正在通过与阿里巴巴旗下天猫等零售平台的紧密合作,找到通往新零售的新契机和发展机遇。
业内人士分析,全球零售巨头继续争相通过天猫国际以跨境进口电商快速进入中国市场,与近日国务院宣布将跨境电商管过渡期政策延长一至 2018 年底的利好政策不无关系。国家通过稳定政策持续鼓励跨境进口电商的创新。而作为国内第一跨境进口电商平台,在过去三年多里,天猫国际持续引领国人进口消费升级,有效扭转国人长达十年的万亿境外消费回流。
" 在传统门店,我们只要把商品和价格印在一张漂亮的商品宣传单上,第二天早上开门迎客就行了。但是电商永不打烊,这扇虚拟的线上大门将 24 小时为消费者敞开,这对我们来说是全新的挑战。"Maarten-Jan Koster 坦言,尽管历德还是一个电商新生,但历德对中国市场并不是抱着 " 浅尝辄止 " 的态度,而是想一步一步,稳扎稳打深耕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