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的悲歌: 读《乡下人的悲歌》,就明白贫困白人为何挺特朗

hubayin 坐标: 106958 目录:婚姻家庭

显然,万斯对 Hillbilly 新派人群发出了呐喊。他希望家乡的人过得好,所以在自己挣脱统计学魔爪之后依然关怀着他们。他对自己有着难能可贵的自省意识,除了唤醒家乡人自立之外,他还谈到了为什么美国的公共政策会失效。

核心在于家庭环境。社工介入虽然是帮助小万斯离开恶劣环境的一个途径,却不了解孩子们的需求——他想和亲近的阿公阿嬷待在一起,而不是有专业护理执照的陌生人。所以孩子们对好心前来帮助改善生活的社工和法官撒谎,说没有受到母亲的虐待。这也和美国法律对于家庭的定义密切相关。一个以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为本位的社会,对于家庭的理解还是亲子核心小家庭,所以容易忽略 Hillbilly 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的家族亲戚们——阿公阿嬷、表亲、堂亲、叔叔阿姨等等。

万斯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尊重孩子的选择,让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接触到其他群体的家庭,如同他小时候在法庭的一瞥那样,唤醒沉睡于身的希望。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不是乡下人的悲歌。特朗普崛起后,全世界的学术界、金融界、企业界、政界、科技界的领军者纷纷开始阅读万斯的这本小书,瞩目 Hillbilly。了解,或许是抵达同情和改变的开始。

*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专题栏目
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