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中韩贸易额: 乐天会是在华韩企倒下的第一张多米诺吗文 | 万德乾 贺泓源零售老板内参独家专稿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受 " 萨德 " 事件影响,韩国乐天,以及几乎韩国所有在华品牌,经过一周发酵之后,日常经营普遍受到波及。7 日,海外网援引韩联社消息称,截止到 7 日下午,共有 39 家乐天玛特在华门店暂停营业。
考虑到中国乐天玛特门店总数为 99 家,目前暂停营业的乐天玛特门店,已约占中国市场三分之一之多。而剩下还在营业的门店,从各方汇总的消息来看,几乎无一不深受影响。《零售老板内参》(微信 ID:lslb168)记者在北京走访发现,乐天门店门可罗雀,店内员工多过顾客,是这几天在华乐天玛特门店普遍现象。而且从种种趋势来看,乐天的危机不仅属于乐天,或有可能波及更多在华韩资企业。
事实上,受抵制的乐天只是韩国在华利益一角,中韩关系转冷后,其他韩企如何自处,更成为外界关注焦点。北京欧翰源投资基金董事长王希庚就向《零售老板内参》(微信 ID:lslb168)记者直言,韩企想要规避政治风险十分困难。" 如中韩关系继续转冷,下一步可能遭抵制的就是三星、现代等韩企,现在对它们业绩已有影响,只是媒体尚未注意到。对它们而言,将面对中韩市场二选一的境况。"
抵制乐天 殃及池鱼今天有消息称韩国乐天已关闭三分之一在华门店,但这一消息并未获得更权威证实。不过,韩国乐天已遭遇入华以来最大危机。微博中陆续爆出国内部分乐天门店,出现有人拉起横幅抗议的事件,横幅内容直指对乐天参与萨德的不满。带有 " 乐天支持萨德,马上滚出中国 " 字样的横幅,率先出现在乐天吉林江南店。

而北京、安徽、浙江等各地乐天玛特门店,亦陆续被当地消防、工商及卫生部门检查整顿查。实体经济已受到影响。青岛一家轮胎行业公司高层对《零售老板内参》(微信 ID:lslb168)记者透露,现在门店都不敢卖韩国的轮胎了。" 前两年,315 曝光过韩国轮胎的问题,本来消费者对韩国品牌就有抵触,现在看来这次政治风波是雪上加霜,消费者对于购买韩国品牌轮胎也有压力,至少从零售端看,目前韩国轮胎的销售压力非常大。"
乐天成为中韩商贸关系晴雨表乐天进入中国已经 22 年有余,曾经有过辉煌。1994 年,韩国乐天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投资领域涉及食品、零售、旅游、影院、石化、制造、金融、服务、现代化写字楼、超五星级酒店、智能豪宅等众多领域。旗下品牌包括乐天世界,乐天百货,乐天玛特,乐天利,乐天圣苑(智能豪宅)、乐天免税店,乐天饮料,乐天食品。
23 年在华的深耕布局,让中国市场成为乐天韩国及日本之外,最重要的市场,每年为乐天贡献 8 万亿韩元(约合 485 亿人民币)。乐天集团在华的销售额,已占其全部销售额近三分之一。与 2008 年,因为北京奥运火炬在法被抢事件影响,而在华遭遇抵制的家乐福事件不同。今天乐天在华的情况,还存在自身经营不善的问题。多产业的乐天,最为中国人所熟知的,还是其在华零售业务乐天玛特。
2007 年,乐天玛特选择中国线下零售业高速扩张的年代,通过收购仓储式大卖场万客隆,进入到中国市场。两年后,乐天玛特瞄准华东市场,一举收购江苏时代超市全部 65 家门店,大大扩充乐天玛特在华门店数。此时的中国线下零售市场,正是沃尔玛、大润发急速扩张的黄金期。不过,乐天玛特的经营,遭遇严重水土不服。对比沃尔玛、大润发和麦德龙各自在华成功摸索出的独门诀窍,乐天玛特在华门店为行内人士所知的,却是一直以来较差的经营水平。
本土化严重不足,韩方管理层和中方执行层的严重脱节,造成乐天玛特单店平均年营业额,长期徘徊在 3000 万较差水平。这与大润发高峰年代,单店平均 2.6 亿元的营业额水平,形成鲜明反差。乐天玛特在北京尝试的新业态乐天超市,也因为经营不善走入关店阶段。2 月底,乐天超市霍营店关闭,而之前乐天超市立水桥店,也已关闭。
2.

亏损,让乐天玛特早已萌生退出中国的想法。中粮集团,物美超市,都曾传出收购乐天玛特在华门店的消息。不过,因为各种原因,最终都无一达成。乐天缘何丢华保韩每年都喜欢搞个大新闻的乐天,动辄请半个韩国圈的明星做广告。广告中的乐天免税店,对中国人的讨好可谓不遗余力,可见,对中国业务寄予厚望,从来都是乐天韩国总部的既定宗旨。
可是,对比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乐天来自韩国国防部的压力,以及韩国国内民众对萨德的微妙态度,也是乐天不得不慎重考虑的原因。慎重考虑后的韩国乐天,显然选择了丢华保韩。毕竟,中国市场的业绩规模,相比较韩国乐天和日本乐天,还是后者相对更大。当然,韩国乐天在华度的 " 萨德 " 危机,在当下事件依然在发酵的峰值阶段,很难给出罗列清晰的原因分析。
但是,当企业夹在国家政治决策、国家外交和商业利益的冲突之间,企业做出何种选择,并非具有普遍一贯的标准。当多数注意力都集中在乐天身上时,也许我们应该看到,乐天不过是中韩贸易中的一颗棋子,一个急于过河吃子的急先锋而已,背后在摇摆的,仍旧是中国与韩国两个邻国的贸易博弈。中国市场成 " 提款机 "不可否认,中韩贸易,为韩国带来了巨大好处。自 1992 年到 2015 年,中国对韩国贸易贸易逆差额累计达 4200 多亿美元,这意味着韩国向中国出口的产品比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多 4200 多亿美元。加上去年数据,1992 年到 2016 年,韩国对中国的贸易顺差应该不少于 4500 亿美元,中国现在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最大的进口来源地。在双方贸易蓬勃发展下,韩国成为中国对外贸易逆差最多的国家,2016 年 1-9 月份,韩国对华贸易顺差同比减少
24.96%,亦达 2
64.65 亿美元。
数据井喷的背后是韩企大举入华。《零售老板内参》(微信 ID:lslb168)查阅公开数据显示,作为韩国顶梁柱的三星电子 2015 年在中国大陆的收入为 2
63.17 亿美元,占其营收达
15.44%。现代汽车 2015 年营业收入为 8
13.2 亿美元,占韩国 GDP 比重的
5.9%。其《2015 年社会责任报告》显示,2015 年公司汽车全球销量达到了 80
1.6 万辆,而中国地区年销售量为 1
65.6 万辆,占比为
20.7%。韩国本土为 1
24.2 万辆,北美洲几国相加销量 1
59.1 万辆,业绩都不如中国。而这次为 " 萨德 " 土地的乐天,仅从流通行业来看,乐天在华运营 150 个超市,销售额超过 3 万亿韩元。
旅游方面更是如此。中韩两国旅游业交流密切,1992 年中韩建交之初,两国人员交流规模不到 20 万人次。2014 年两国人员交流总规模达 1031 万人次,中韩两国现已互为最大旅游客源国。尽管 2015 年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对双向旅游交流产生了影响,但在双方的共同合作下,双向旅游交流仍达到 1100 万。中国也是韩国文化产业的巨大市场," 韩流 " 的中国有数以亿计的粉丝,无数的韩国艺人在中国淘金。
韩企 " 二选一 "在 " 萨德 " 实际落地后,中韩偌大的贸易量或将一去不复返。在 2 月 27 日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就直言,中方反对在韩部署 " 萨德 " 系统的意志是坚定的,将坚决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安全利益,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由美韩承担。行业首当其冲。韩国媒体此前就曾报道,中韩文化交流或合作项目接连中断,有韩国艺人在中国拍摄的电视剧在即将播出前突然接到通知,要将韩国演员出现的部分全部剪掉,也有韩国导演原计划拍摄的电视剧,制作日程被无限延期,一些原已完成审批的韩国艺人活动被叫停。传闻中的 " 限韩令 " 默默启动,虽然限制的具体尺度如何,尚未有明确通知,但韩国明星无法来华宣传,恐怕已成定局。所以接下来,一些韩国明星参与的影视剧以及这些年火热的中韩合拍项目,均会受到影响。
2016 年以来,中韩贸易总额开始下降,特别是韩国对华出口减少更多,对华贸易顺差减少幅度更大。其中 2016 年 1-9 月,中韩贸易总额为 15
28.83 亿美元,同比下降
9.5%。其中,韩自华进口 6
32.09 亿美元,同比减少
5.3%,对华出口 8
96.74 亿美元,同比减少
12.1%,对华贸易顺差 2
64.65 亿美元,同比减少
24.96%。盘古智库学术委员,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梁启东就公开撰文指出,针对 " 萨德 " 入韩,中国必然有反制措施,包括政治上、军事上和经济贸易上的制裁措施。他预测,如果韩国不能在 " 萨德 " 问题上改弦更张,韩国与中国,包括与俄罗斯等其他东北亚国家的经贸关系肯定受损,中韩的贸易额、人员交流会急剧下降,甚至刚性下滑、出现 " 硬着陆 "。也就是说,减少一千亿美元是很有可能的,那就是一夜之间回到十年前。
在中韩关系的重要转折口,大量在华韩企是否有可能规避政治风险?北京欧翰源投资基金董事长王希庚对《零售老板内参》(微信 ID:lslb168)记者表示,难。王希庚认为,任何一家企业都无法离开消费者的评价,就算其产品再好,但只要方向不对,都会严重影响消费者信心,这在全球都无法避免。" 乐天现在就在一个风口上,没有退路,也没有出路。"
他提出,企业保持中立或是方法之一,但难度很大," 基本做不到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本就密不可分,在华韩企总要向母国纳税,于消费者不可能一方面让你赚钱,另一头允许企业母国给自己国家制造危机。" 如中韩关系继续转冷,下一步可能就是三星、现代等韩企,现在对它们业绩已有影响,只是媒体尚未注意到。对它们而言,将面对中韩市场二选一的境况。" 王希庚道。▇
最新中韩贸易额: 乐天会是在华韩企倒下的第一张多米诺吗可以看看这篇名叫中欧贸易额: 中欧 | 2016 年中欧贸易额平均每分钟超 100 万美元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中韩贸易额: 乐天会是在华韩企倒下的第一张多米诺吗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中欧贸易额: 中欧 | 2016 年中欧贸易额平均每分钟超 100 万美元导语在 10 月 25 日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欧盟投资贸易科技合作洽谈会上,中国欧洲学会秘书长陈新透露,2016 年中欧之间的双边贸易额已达 5470 亿美元,平均每分钟超过 100 万美元,中欧经济总量占到了全球经济的约三分之一。
中青在线成都 10 月 25 日电(实习生 陈凯欣 中国青年报 · 中青在线记者 王鑫昕)在今天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欧盟投资贸易科技合作洽谈会(以下简称第十二届 " 欧洽会 ")上,中国欧洲学会秘书长陈新透露,2016 年中欧之间的双边贸易额已达 5470 亿美元,平均每分钟超过 100 万美元。▲ 中国欧洲学会秘书长 陈新欧洲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终点,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打通了欧洲与中国之间的商路。陈新表示,欧洲对于中国 " 一带一路 " 倡议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带一路 " 倡议的实施也将进一步为中欧之间的合作机遇。
陈新说,中欧经济总量占到了全球经济的约三分之一,随着中国内需的不断扩大,中国市场也成为欧洲不可忽视的重要市场。" 欧洲是发达国家聚集地,欧盟 28 国的 GDP 总量占了全球的近四分之一,欧盟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技术来源地和出口市场。" 陈新说,"2016 年中欧之间平均每两天的贸易额相当于 1975 年中欧建交时一年的贸易额。根据中欧合作 2020 战略规划,到 2020 年中欧贸易额将达 1 万亿美元。"
中欧班列是指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等条件开行,往来于中国与欧洲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随着 " 一带一路 " 倡议的不断推进,中欧贸易的运输方式也发生着变化,中欧班列的运行情况备受关注。" 近年,中欧班列运输量不断增大,中欧之间陆路运输的货物和货值所占比例不断升高,国内目前已经开通了蓉新欧,渝新欧等‘ N 多个 × 新欧’。" 陈新说," 相比海路运输,中欧班列缩短至少 10 天的运输周期,运输周期的缩短将提高资金的周转效率。目前平均每月的中欧班列多达 150 列,中欧班列有望发展成为东亚通往欧洲的新的商品运输大动脉。"
奥地利联邦铁路集团总裁安德烈斯 · 马特说 :" 很多亚欧国家都因为新丝绸之路联结在一起。今天我们的货物可以发到土耳其、伊朗以及中国,同样中国的货物也可以经由陆路来到欧洲,这样的贸易成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新丝绸之路的发展战略。"陈新认为,运输方式的变化为 " 一带一路 " 沿线国家带来新的机遇,这种机遇为做好中欧贸易的增量了可能。
同一天,欧盟研究与创新中心 "ENRICH 中国西部中心 " 在成都揭牌。欧盟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简称 "ERICENA")落地中国的第一个区域分中心。据悉,欧盟卓越创新中心(中国)项目是欧盟委员会 " 地平线 2020"(欧盟科研框架计划)资助项目,合作伙伴包括 8 家欧盟机构和 4 家中国机构。该项目将建立一套完善的机制,以联系和支持欧洲科学、技术和创新机构(包括创业者和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为中国公共及私人客户科技创新相关的精选服务。
欧盟项目创新中心(成都)总裁代伊伶说,今年 1 月,ERICENA 项目在葡萄牙波尔图正式启动,欧盟项目创新中心作为项目组成员,提议在成都设立区域分中心,该提议获得项目组成员一致同意。欧盟委员会科研总司国际部中国事务部主任魏立国说,随着中国的科研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推进中欧研究人员合作,将提高欧洲研究和创新的质量和影响力。欧盟与中国在研究、创新领域的对话与合作是欧盟国际合作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