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

Audrina 坐标: 122385 目录:婚姻家庭

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

新快报记者 沈逸云 / 摄

新快报讯 记者沈逸云 通讯员陈何毅报道 春节假期将至,不妨来道文化 " 大餐 " 吧。记者今日上午获悉,文物 " 家 " 年华——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近藏文物特展于 18 日在广州起义纪念馆正式开展,持续至 5 月 28 日,共展出该馆近年来新入藏的珍贵文物 160 余件(套),均与近代广州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相关,其中大部分是首次展出。此次展览首次让文物 " 说话 ",通过拟人方式,让文物带领观众走进 " 家 " 门、认识 " 家 " 人。

绝大部分文物首次公开展出

" 文物之家 " 中都有哪些 " 成员 "?记者了解到,此次展览分别从 " 革命珍藏 "、" 社会大观 "、" 生活臻品 " 三个文物类别进行展示,展品是从该馆 2010 年后新入藏两三千件藏品中,精挑细选出与近代广州有关的人物、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的 160 余件(套)精品,其中二级文物 1 件,三级文物 18 件。值得关注的是,陈英波、冯剑飞和钟伟振的个人物品,以及社会大观和生活臻品类别中的绝大部分物品均为首次展出。

据悉,此次展品通过购买、捐献、征集三大方式,进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的 " 家 " 门。该馆保管部工作人员透露,近几年,该馆的文物征集经费由原来的每年 10 万变为 40、50 万,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与鉴为真品的前提下,在文物市场竞争中具备更大的竞争力,让不少海外回流的文物在此 " 安家 "。如展览中的不少精美折扇,单品购买均价达 6-8 万;而清晚期的蓝底彩纱盘金吉服龙袍,是海外回流文物,购买价高达十余万。

文物与人紧密结合打造 " 家 "

" 我的父亲物件辗转几十年,在抗战逃难的路上,在美国、香港、广州到处跑,今天它们终于回家了。" 该馆陈列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征集文物的过程中,不少捐赠者都有如李其芳的女儿这般的感慨,从而使策展人萌发了 " 博物馆是文化之家 " 的理念。

" 我们家的门槛是这样的 "、" 我们是这样被征集来的 "、" 我们是这样入库的 "、" 我们途经的功能室 "、" 我们是这样受到照顾的 "…… 在展览上,文物首次采用 " 拟人化 " 的自述手法,讲述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的文物征集的方向与途径、入藏流程、征集者故事以及博物馆专业人员日常工作等,让观众对博物馆的运用有所了解。此外,此次展览突破了以往单一介绍文物的展示方式,特意将物与人紧密结合起来,不仅突出了文物这一主角,再现了文物的主人,以此展现这个 " 文物之家 "。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杨琪透露,展览期间将围绕文物特展,举办文物专题讲座、有条件开放库房参观等活动。特别是春节后,博物馆将与学校合作,组织中小学举行 " 开学第一课 " 暨文物文化周活动。此外,还将与广大、广工、广美合作,进行文创产品的开发与设计。

专题栏目
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