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与俄、中、韩都存在岛屿主权与海域划界的争端。日本本来可以在与周边国家的争端中采取最符合其国家利益的理性选择,这就是把主权争议问题放一放,与相关周边国家实行 " 共同开发 ",以取得互利双赢的效果,但至今日本仍拒绝这种理性选择,而是采取强硬的民族主义政策。在南千岛群岛问题上,拒绝俄方提出的与日本等国进行共同开发的主张 ; 在独岛问题上频频向韩国挑衅,影响了都是美国同盟国的日韩两国关系 ; 在钓鱼岛问题上,更是采取 " 不承认与中国之间存在领土问题 " 的立场,在 2012 年实施 " 购岛 " 和 " 国有化 ",引起中方的强烈反对,现任首相安倍晋三继续在钓鱼岛问题上继续坚持错误立场。
安保是个右翼民族主义者,持有强烈的 " 复兴强大日本,再现昔日辉煌 " 的雄心,从近代史看,日本曾 " 辉煌 " 过那个 " 昔日 " 莫过于 20 世纪 30 年代,当时日本侵占了大半个中国,向实现 " 大东亚共荣圈 " 迈出了重要步伐。但是,1945 年日本战败了,在美国的占领下制定了 " 和平宪法 ",其后日本经济发展取得了堪称 " 奇迹 " 的巨大成就,这既是勤劳的日本人民艰苦奋斗的结果,是日本坚持和平发展的成果,也是战后 " 和平宪法 " 之所赐。

然而,对于刻有其外祖父岸信介 ( 曾是甲级战犯和日本首相 ) 的军国主义思想烙印的安倍晋三而言,一个 " 强大日本 " 应该是一个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军事上也强大的 " 普通国家 ",是一个能拥有自己的军队、能进行战争的国家,因此,整个二战后的国际秩序、曾给战后日本带来巨大好处的 " 和平宪法 "、遭受日本侵略与殖民统治的受害国对日本反省历史的要求、根据战后安排应归还给受害国的、曾被日本非法占据的 " 领土 " 主权争端、尤其是近年来在经济规模上超过日本、在军事实力上迅速增强的中国,都被安倍视为其 " 复兴强大日本 " 勃勃野心的障碍。
为此,安保上台后要扫除各种有碍于 " 复兴强大日本 " 的障碍,采取了要摆脱战后政治体制 ; 推动修改 " 和平宪法 " 并正在通过军事能力建设架空 " 和平宪法 "; 在历史问题上拒不反省甚至企图通过修改教科书从日本年轻一代的心灵上彻底抹掉日本历史的可耻一页 ; 在领土争端上采取强硬态度 ; 特别是对中国越来越表现出对抗的立场。
安倍竭力制造 " 中国威胁论 " 以煽动日本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而在越来越多的民众出现情绪化的背景下,安倍高举 " 振兴强大日本 " 旗帜招摇撞骗,在领土问题上表现对外强硬,就越可能提高自己在政治上的支持率,安倍力图让日本国民相信,日本走向 " 军事大国 " 就可以更好地维护包括有争议岛屿在内的所谓 " 日本的国家利益 "。

其实,安倍是以 " 维护国家利益 " 的借口来谋求个人和自民的政治利益,以便凭借更充实的政治资本来贯彻其陈旧的、错误的、危险的政治理念和政策。从对日本具有致命重要性的能源安全角度看,安倍欲做 " 军事大国 " 和 " 能进行战争的国家 " 的一系列政策对维护日本国家利益只能产生适得其反的后果,因为安倍的政治理念和政策必然导致日本与周边国家的紧张关系升温,危害日本周边环境的稳定。
而周边环境、即周边海域恰恰是影响日本能源安全的最关键地区,一个明白无误的事实是,高度依赖石油、LNG 进口的日本,其能源安全的最主要矛盾是能源运输安全,无论日本从世界上哪个国家或地区进口石油或 LNG,其能源运输线的 " 最后一海里 " 必然位于日本的周边海域,与此同时,日本寄予很大期待的海洋能源资源的开发,也需要在周边海域进行,换句话说,日本确保能源安全的各种机遇都可能因为日本与周边国家的紧张升温、在周边海域擦走火乃至爆发战争而丧失殆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