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

年化收益率: 关于年化目标收益率的思考

masha 坐标: 160227 目录:/nian/

我们找到第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年化收益率: 关于年化目标收益率的思考 不管做什么事,定下一个目标总是很有必要的。关于投资,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 " 小目标 " 多了雪球,见多了各式各样的投资者,发现这个 " 小目标 " 却有着很大的差异,比较主流的目标从低到高排序:


1. 跑赢银行理财,即年化收益率大于 4%
2. 跑赢 GDP,目前来看大约是年化大于 7%,
3. 跑赢 M2,这个要求比较高了,年化大于 12%,这三者更多是从家庭理财的角度考虑投资,接下来还有更高的目标,比如年化 15%,年化 20%(巴菲特 50 年来的收益率数字),十年十倍,即年化 26% 的收益率,五年五倍,即年化 38% 的收益率

这里先不讨论各种目标的合理性,来看一幅图

年化收益率__关于年化目标收益率的思考

这幅图取自西格尔的《投资者的未来》,记录了从 1957-2003 年标普 500 指数成分股中 20 个表现最佳 " 幸存者 " 的年化收益率。 先不去关心这里面具体涉及的股票,可以看到,在 1957-2003 年近半个世纪以来,标普 500 成份股中表现最优异的 20 只股票的长期持有平均收益率为 15.26%,即使是表现最优异的菲利普莫里斯公司收益率也没有超过 20%,而标普指数本身收益率为 10.85%。

我们都知道股票投资的收益来源从市盈率的角度分析有两个:一个来源是公司的发展与盈利(这部分收益来源又可以分为两块,一块来自公司的成长,即净利润的增长率,另一块则来自于股息),另外一个收益我们习惯叫他为超额收益,即通过高买低卖赚取市场波动的收益。刚才的图所表示的收益率基本全部来自于公司的发展与盈利(拉长到 50 年来看,市盈率的变动分到每一年可以忽略不计)。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巴菲特能做到连续 50 年 20% 收益率有多难了吧要达到巴菲特的水平,首先你的选股得拔尖,这前 20 的股票里,你怎么也得有个一两只吧,印象中这 20 只股票里,巴菲特买过可口可乐,即巴菲特持有的股票收益率里面,来自于刚才说的第一个来源,即公司发展与盈利的部分,应该不到 15%,剩下的大于 5% 的部分即来自于超额收益,即择时,当别人贪婪时我恐慌,别人恐慌时我贪婪,每年 5% 的择时收益大概是个什么样的水平,拿标普指数做比方,标普 500 指数持续 50 年年化 10% 的收益累计大约为 117 倍,而 15% 的收益保持 50 年则有 1084 倍,9 倍有余

分析的部分就到这,接下来我开始说说自己的收益率目标,也是自己认为的长期来看一般人能做到的比较合理的收益率目标。 刚才说到股票的收益来源有两块: 第一块,即依靠选股,选择成长和盈利能力优秀的公司。一般人选股能力有限,能做到略领先于平均水平已属不易,上证指数长期年化收益率应在 10% 左右,这一部分我取领先平均水平 2%,即 13%。

第二块,择时收益,赚市场的钱,也就是赚比你傻的人的钱,这部分的钱只要有人赚就对应着有人亏,即零和游戏部分,巴菲特能做到 5% 以上,我们都是一般人,肯定做不到巴菲特这样的择时能力,也取 2% 吧。 上述两部分相加 13%+2%=15%,也就是我心中比较合理的年化收益率目标,有人会说 15%,这么低,那什么什么大 V 动不动就是 30% 的目标。我再重复一遍这 15% 的逻辑,这 15% 包含了两个 2%,即选股部分,你要比蒙眼盲选做的好 2%,择时部分,你又要比平均水平高 2%,其实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记得之前有个调查,大概的内容是问自己是否比在座的其他人聪明,最后结果,远超 50% 的人认为自己在平均水平之上,这个调查告诉我们,人的内心中有种盲目自信的认知偏差。 换句话说,如果人人都在平均水平之上,那谁又会成为那个傻瓜呢? 第一次写长文,码字不易,转载请注明作者,觉得有疑问欢迎理性讨论,当然有打赏是最好的

@今日话题$ 华夏幸福 ( SH600340 ) $ $ 东阿阿胶 ( SZ000423 ) $ $ 老板电器 ( SZ002508 ) $本话题在雪球有 3 条讨论,点击查看。雪球是一个投资者的社交网络,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最新年化收益率: 关于年化目标收益率的思考可以看看这篇名叫百度众筹上线:理财年化收益8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年化收益率: 关于年化目标收益率的思考


15.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