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找到第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中医治未病: 深圳全面开展中医“治未病”大健康工程10 月 11 日,深圳市基层中医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 十三五 " 行动计划启动会暨中医 " 治未病 " 工作会议于北京中医大学深圳医院(龙岗区中医院,以下简称北中医深圳医院)召开。

2017 年,北中医深圳医院通过 " 三名工程 " 引进九种体质创始人王琦国医大师治未病团队,同时成立了中医治未病专家咨询委员会,搭建了北京中医大学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深圳)、中华中医学会中医体质分会中医体质与治未病基地、北京中医大学深圳医院治未病中心、深圳市龙岗区中医治未病健康指导中心及龙岗区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网络平台五个重要平台,促进医疗服务模式从单一救治模式转向健康模式,从传统健康保健模式向 " 互联网 + 治未病 " 模式创新性改变," 治未病 " 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据介绍,在 " 一院一基地两中心 " 的建设基础上,医院治未病中心门诊设置了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健康咨询与指导、健康干预四个区域,形成了以体质调理为指导思想,以 " 查氏手法筋伤调理项目 "、" 针灸美容美体养生项目 " 为核心技术,以针、灸、膏方、推拿、火罐、浴等适宜技术为手段的治未病技术服务特色,全面系统为患者量身打造健康预防治疗方案。
此外,医院还建立治未病科王琦国医大师体质调理馆,以龙岗区人群为基础,开展体质学研究,大力推广反复自然流产、儿童哮喘、慢性肝炎、骨质疏松症四种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并设置过敏体质调理、睡眠调理、生育前调理、脂肪肝调理、骨质疏松调理等特色服务,让百姓了解自身体质,在专家指导下科学调理身体。而在《中医发展 " 十三五 " 规划》中明确提出了 " 互联网 + 中医 ",大力推进中医信息化建设,提高中医信息化水平。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下,依托医院卓越的信息化建设及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网络平台,北中医深圳医院以治未病中心为站点,各社康及大学医务室为主导,开展人口体质辨识调查,借助网络平台实现查询个人的健康档案,对居民健康状况进行实时、动态管理,全方位的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服务。
作为龙岗区中医特色突出的龙头中医院,北中医深圳医院结合妇科、儿科,肝病科、针灸康复科、骨伤科、老年病科等优势特色科室,从人类的生命前期、儿童期、成年期、老年期四方面展开中医 " 治未病 " 工作,全方位呵护个人生命全周期。此外,作为广东省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基地,北中医深圳医院积极开展中医技术培训工作,定期为基层医务人员开展培训,使全区中医治未病服务覆盖达 100%。据了解,今年医院承办了 " 龙岗区体质辨识与治未病暨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 ",为全区 117 家社康中心的 350 余名医护骨干进行了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及指导,11 月还将举办第二期培训。
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治未病工作的开展将以治未病中心为辐射点,以体质辨识与研究为抓手,灵活联动医院特色科室,积极创建 " 国家中管局治未病体质调理培训基地 ",通过 " 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网络平台 " 互联网 + 方式,连接龙岗区 157 家社康及国际大学城中各大学医务室,构建社康中心、医院、学校、治未病 " 四位一体 " 的医防融合健康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区域性中医治未病专业技术水平,实现治未病服务全面覆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服务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