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找到第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中职升本科: 上海首批“中本贯通”试点项目的中职生,今秋新学

上海首批参与 " 中本贯通 " 试点项目的中职生,今年上大学了。记者今天(5 日)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获悉,今年该校招收的 4630 名新生中," 中本贯通 " 的就有 82 名,他们将和其他新生一起,开启全新的大活。可以说,职业教育的立交桥,上海已经完全搭好了——看得见、走得通!2014 年,上海市教委发布《关于开展中等职业教育—应用本科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工作的通知》。这一年,上海启动 " 中本贯通 " 试点。根据方案设计,中职生毕业后,可通过转段考试升为本科院校就读。" 中本贯通 " 学制一般为七年,参与试点的主要是技术技能型专业。
第一批参加 " 中本贯通 " 的院校就有 5 所。其中,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原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与上海信息技术学校、上海石化工业学校两所中职学校联合开办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与上海工业技术学校联合开办机械工程(数控技术)专业。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17 级新生汪思懿,3 年前考上了 " 中本贯通 " 试点项目,就读于上海石化工业学校。在两所学校的共同培养下,她不仅系统学习了公共基础课和学科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还通过了认识实习、中级工考证、化工装置运行、管道拆装等实践类课程的学习。" 在理论课和实践课程的学习中,我初步掌握了化学工程与工艺基础理论,积累了丰富的实践操作技能,还获得了化工总控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在通过上海市教委和学校组织的转段考试后,这个新学期,汪思懿成为了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本科一年级的。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教务处处长周小理介绍,继成为上海 " 中本贯通 " 首批试点高校后,该校目前已有 4 个学院的 5 个专业参与 " 中本贯通 ",参与 " 中本贯通 " 试点专业的在校生已达 547 人,数量在全市高校名列前茅。在多年的 " 中本贯通 " 教育改革实践与合作过程中,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与下游的 6 所中职校密切配合,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一套培养模式。比如,通过实行七年一体化的培养,实施 " 实践 - 理论 - 实践,校企合作,工学交替 " 的模式,彻底打通并融合本科与中职的培养模块。
以该校参与 " 中本贯通 " 试点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例。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周义锋说,为了真正实现 "3+4" 的贯通培养,该校与对口的中职学校一起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以及 23 门贯通课程的课程标准。同时,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专家教授还以学科前沿讲座、听课、上课、讨论等诸多形式,参与前三年在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

据了解,2014 年上海首次试点 " 中本贯通 " 时,招生仅 120 人,而今年中考," 中本贯通 " 计划招生数约 1500 人。于此同时,参与的高校也有所扩容,上海商学院、上海中医大学、上海电力学院、上海电机学院等多所高校目前都设置了 " 中本贯通 " 招生计划。事实上,就读 " 中本贯通 " 专业的,中职三年学习后并非一定能升入本科大学学习,他们必须通过转段考试。转段考试由文化课考试(上海市统一考试)和高校组织实施的技能水平测试组成。
据周小理介绍,该校 " 中本贯通 " 项目转段考试的文化课成绩占 50%,技能水平测试成绩占 50%,技能水平测试由专业理论考试和专业技能考试两部分构成,比重为 4:6。今年首批转入该校本科阶段学习的 82 名,均已通过转段考试这一关。值得一提的是,这 82 名昨天(4 日)还与学校今年招收的 186 名 " 中本贯通 " 项目新生,一起参加开学典礼。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长陆靖教授认为," 中本贯通 " 不同于一般的中职,也不同于一般的本科生,让他们从入学开始就参加高校的毕业典礼,这对来说是一种重要的身份认同,有利于今后七年一体化培养的实施。
9 月 4 日,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今年升入本科阶段的 82 名首批 " 中本贯通 " 项目,与 2017 年薪招收的 186 名 " 中本贯通 " 一起参加开学典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供图最新中职升本科: 上海首批“中本贯通”试点项目的中职生,今秋新学可以看看这篇名叫中职升本科: 河南省中职毕业生对口升本科方案出炉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中职升本科: 上海首批“中本贯通”试点项目的中职生,今秋新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