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泳湘太极拳视频

Amber 坐标: 112065 目录:婚姻家庭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上可追溯至古人类的生产劳动,经过各代演变到明清时期最为繁盛,拳、械的繁衍发展,逐步形成流派,如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拳、通臂拳等。但武术作为一项有技击性质的活动,它的发展就得面临近代以来船坚炮利的拷问。" 武功再高,一放倒 ",这的确是个问题。

又韩非子在《五蠹》中说:"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以武犯禁 " 大概就是大多数人对武学的印象,韩非子这句话是带着贬义的。觉得好好的社会秩序都被这些人给搞坏了,而一个稳定的社会秩序应该是高于一切的。这就牵扯到另一个问题,在和平年代,武又何为呢?

" 武术当然没有电影或小说中的那么神奇,没有金刚不坏也没有轻功水上漂,但它的一招一式都融入在生活当中,我们的起势、坐姿、步伐,抑或生活态度当中都有武学的呈现。" 话说 " 练武不练功,到老一身空 ",这里的功指的是什么呢?

叶泳湘解释道,这里的功不是大家所想像的神奇的内功,也不是所谓的 " 内劲 ",这里指的是一种 " 心法 ",锻炼的是人的心性。" 从武术到武艺到武功、武道、武学,这个不断提升的过程就是心性的提升。武学不是站着的才能说话,不是一招一式的胜利,所以赢了说一声‘承让’,输了道一声‘佩服’,这才是我理解的功夫。"

" 除了武,我们很难找到一种渠道,既能锻炼我们的身,又能锻炼我们的心,把所知所想体会到身上去,既要有领悟,也要有体悟。" 所以叶泳湘认为," 学武不是为了功利之用,不是为了拳脚之间的胜负,而是为了心性的修炼和人和人之间环环相扣的纽带,它是中华文明精神传承的寄托。"

▲李小龙和叶问

" 武人文相 " 是一个好的状态,叶泳湘现场展示了两幅图,一张是李小龙的电影海报,硬汉形象,一张是其与叶问的合照,文质彬彬。" 学武并不是教人好勇斗狠,以武犯禁,而是教人体悟,提升心性,自然能够文质彬彬。"

*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专题栏目
最新